出版者的話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嶽煥,苗族,湖南鳳凰人,作家,文物研究專家,代表作有《邊城》《湘行散記》《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眾所周知,沈從文先生的創作開創了中國現代抒情文學的新路,他對中國古代文物的精湛研究,提升了我們對文明進程的理解水準。

可以說,公眾對沈從文先生的了解,仍局限於幾本代表作。他身後出版的洋洋幾十卷《沈從文全集》,隻是少數愛好者及研究者的收藏物,人們並不知曉其中蘊含的價值。在文學創作之外,先生為數甚多的隨筆、檢討、書信為我們展示了別樣的精神空間,從中浮現出一個真實可親的作者麵相,對渴望了解大師人生及創作的人而言,無異於一把金鑰匙。為此,本社特意約請沈迷劉紅慶先生編選了“沈從文人文三書”,將作家小說、散文之外的文字介紹給讀者。

《生命的光影形線》呈現的是作為思想家的沈從文的麵貌,他對人生與命運的哲理思考,予人以特別的啟迪;對人性及現實的批評,因其深刻的洞察力而發人深省;對新中國的遙望與設計,因其赤子之心而令人感動。

《古人為何要留胡子》是一本談藝論文錄,涉及創作心得、藝術的功用、美的教育以及對文物演變史的闡發,另辟蹊徑,發他人所未發,可謂美的發現之旅。

《大小生活都在念中》是先生在動蕩歲月裏寫的家書(1966—1976),這些保存下來的文字,因傳達了作者真實的情感與思想而彌足珍貴,既是了解作家情感與思想的上佳讀物,也是了解那個苦難時代的可靠讀物。有憂患深沉的家國情懷,有真摯細膩的兒女情長,有徘徊在歧路的迷茫與惆悵……

需要說明的是,為提示主題,編者為每篇文章及書信新擬了標題。沈從文先生的寫作帶有自己鮮明的風格,從字詞、方言的運用到標點符號的使用,時有與當下語文規範相抵牾的地方,我們隻校正某些明顯的錯誤,可以意會或貫通的一概不作改動。為了有助於讀者閱讀,我們對一些難以理解的人名及用詞略加注釋。

選文及注釋多出自北嶽文藝出版社之《沈從文全集》,在此,謹對勞作者致以誠摯的謝意。

書裏所用照片係沈從文長子沈龍朱先生提供,一並致以感謝。

新星出版社

20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