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一夢想,他們勇於犧牲。我國第一台每秒10億次巨型機“銀河-Ⅱ”總設計師周興銘,在實驗室裏度過了4年“單身”生活;我國CAD技術創始人李思昆,為了搶時間、趕任務,妻子住院一個月都抽不出時間去探望,直到那晚雷電毀壞變壓器,他加不了班才騎著自行車,冒著狂風暴雨來到妻子的病床邊。他們中,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中國巨型機之父”慈雲桂倒下時正在修改學生參加世界計算機年會的論文,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手中依然緊握著那支用了十幾年的派克鋼筆。一些倒在向計算機高峰衝刺的征途上的生命,更是年輕得讓人心痛。“喬國良,56歲;鍾士熙,49歲;王育民,41歲;張樹生,40歲;俞午龍,36歲……”大家讀到這些名字時,心都會戰栗,而他們當年卻走得無怨無悔。

接下來,我想和“90後”和“21世紀新生代”們說幾句知心話。你們的成長和學習環境,不僅與你們的父母、爺爺奶奶們有著天壤之別,甚至堪稱“趕上了曆史上的最好時光”,是名副其實的幸運而幸福的一代。然而,這既是你們的福分,又是曆史交給你們的人生難題:如何才能身處平原而不失高飛的夢想,如何在“金窩銀窩”裏“苦心誌”“勞筋骨”“餓體膚”。這是你們麵臨的特殊挑戰,也是唯一選擇。

因為你們是“八九點鍾的太陽”,中華民族的未來需要你們去照亮。

因為沒有風雨就沒有彩虹,沒有苦難同樣沒有輝煌!

龔盛輝

2017年7月

為了這一夢想,他們勇於犧牲。我國第一台每秒10億次巨型機“銀河-Ⅱ”總設計師周興銘,在實驗室裏度過了4年“單身”生活;我國CAD技術創始人李思昆,為了搶時間、趕任務,妻子住院一個月都抽不出時間去探望,直到那晚雷電毀壞變壓器,他加不了班才騎著自行車,冒著狂風暴雨來到妻子的病床邊。他們中,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中國巨型機之父”慈雲桂倒下時正在修改學生參加世界計算機年會的論文,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手中依然緊握著那支用了十幾年的派克鋼筆。一些倒在向計算機高峰衝刺的征途上的生命,更是年輕得讓人心痛。“喬國良,56歲;鍾士熙,49歲;王育民,41歲;張樹生,40歲;俞午龍,36歲……”大家讀到這些名字時,心都會戰栗,而他們當年卻走得無怨無悔。

接下來,我想和“90後”和“21世紀新生代”們說幾句知心話。你們的成長和學習環境,不僅與你們的父母、爺爺奶奶們有著天壤之別,甚至堪稱“趕上了曆史上的最好時光”,是名副其實的幸運而幸福的一代。然而,這既是你們的福分,又是曆史交給你們的人生難題:如何才能身處平原而不失高飛的夢想,如何在“金窩銀窩”裏“苦心誌”“勞筋骨”“餓體膚”。這是你們麵臨的特殊挑戰,也是唯一選擇。

因為你們是“八九點鍾的太陽”,中華民族的未來需要你們去照亮。

因為沒有風雨就沒有彩虹,沒有苦難同樣沒有輝煌!

龔盛輝

201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