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王一川,語言烏托邦[M].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
[69]張法.20世紀西方美學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70]Meredith Williams.Wittgenstein,mmd,and meanin:g:toward osociaL
conception。mind.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99。
[71]李澤厚.美學三書[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
[72]C.D.布勞德.五種倫理學理論[M].田永勝,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73]卡爾·白舍客.基督宗教倫理學:第一,二卷[M].靜也,常宏,等譯.上海:三聯書店,2002。
[74]艾耶爾.二十世紀哲學[M].李步樓,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
[75]G.L Hagberg.Art as Langunge:Wittgenstein,Meaning,and Aesthetic
Theor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5。
[76]Susanne K.Langer.Philosophy innNezv Key.the NewAmerican Library,1953。
[77]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M].劉大基,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
[78]蘇珊·朗格藝術問題[M].滕守堯,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79]Richard Shusterman.Aalytic Aesthetics.Basil Blackwell I.td.1989。
[80]William Elton.Aesthetics and Language.Basil Blackwell,1954。
[81]瓦·阿·古辛娜.分析美學評析[M].李昭時,譯.上海:東方出版社,1990。
[82]Margolis,Joseph Zalman.Philosophy looks at the Arts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87。
[83]朱狄.當代西方美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84]李紅.當代西方分析哲學與詮解學的融合[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85]嚴平,編選.伽達默爾集[M].2版.鄧安慶,等譯.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3。
[86]漢斯一格奧爾格·伽達默爾.哲學解釋學[M].夏鎮平,宋建平,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4。
[87]洪漢鼎,主編.理解與解釋——詮解學經典文選[M].上海:東方出版社,2001。
[88]洪漢鼎,詮解學——它的曆史和當代發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89]馬泰·卡林內斯庫.現代性的五副麵孔[M].顧愛彬,李瑞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90]安東尼吉登斯,現代性的後果[M].田禾,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
[91]傑姆遜.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M].唐小兵,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92]特裏。伊格爾頓,後現代主義的幻象[M].華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93]讓一弗朗索瓦·利奧塔.非人——時間漫談[M].羅國祥,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94]讓一弗朗索瓦·利奧塔,後現代狀況——關於知識的報告[M].島子,譯,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6。
[95]詹明信,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M].張旭東,陳清僑,譯,上海:三聯書店,1997。
[96]詹姆斯·威廉姆斯.利奧塔[M].姚大誌,趙雄峰,譯.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
[97]讓一弗朗索瓦·利奧塔.後現代道德[M].莫偉民,位曉笛,譯,上海:學林出版社,2000。
[98]弗拉克.理解的界限——利奧塔與哈貝馬斯的精神對話[M].先剛,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
[99]肖恩·霍默.弗雷德裏克·詹姆森[M].孫斌,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00]胡軍.分析哲學在中國[M].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101]曹俊峰.元美學導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02]王一川.修辭論美學[M].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103]駱小所.語言美學論稿[M].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