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都來人(1 / 3)

【任務】

斷金鎖,引蛟龍。

……

“舊曆前31年夏,肅州金羊鎖斷。冬月,雷殛數日,星隕西南,鬼人寇肅州,天下鬼事四起……十一月甲子,哲宗崩,奉遺製即皇帝位於柩前。”——《晉史·烈宗紀》。

“晉有禁魔司,擅以鬼製鬼,常擒鬼者入獄,過殺心、走律、問刑三法,終成鬼將,晉人驅鬼將為己用。”——《說鬼·肅州篇》

“凡殺心之法有五:一曰《笞皮》,二曰《碾血》,三曰《撣筋》,四曰《劈骨》,五曰《磔心》。凡律一十有二章:一曰《斷生》,二曰《告靈》,三曰……。凡問刑之法六十有三……。經此一遭,鬼將即如馭者之臂膀,二者間心意相通無礙。”——《肅州帛書殘卷·鬼將》

……

肅州城,地處大晉北方邊陲,接壤鬼國。

與南國不同,這裏一年隻有兩季,且冬夏都猛烈。

今日正午剛過,肅州城便被突降的大雨遮了天。

城南,雨瀑籠罩下,貫穿南北,闊近三丈餘的青石主路兩旁,隔街相望的商鋪在雨中漸漸看不清彼此,角落裏層疊的青苔逐漸被雨水淹沒,有潮氣伴隨著水霧彌漫,將午間的燥熱衝散。

遠遠的,身著便服的黃庭沿著青石道一路向南,從雨中漫步而來,對街上那些行人們投來的怪異目光視若無睹。

他喜歡清涼,卻不喜水,於是他讓隨行的小童舉起了大傘,行走間,寬大的傘麵足以遮蔽二人。

可在外人看來,竭力抬高手臂的小童,與手中的大傘就顯得過分不協,真不知小童那瘦弱的身子是如何頂住大傘的。

在一路由鄙夷轉為忌憚的目光中,黃庭領著小童橫跨金街,來到蜻蜓坊外的金羊銅像前,站定身子莊重行禮。

與大晉別處的城池不同,肅州城多了一條金街,以城南的金羊銅像為界,在高大的城牆內,築了一道無形牆壁,將內城牢牢裹住,與城牆一起,寫出一個巨大的“回”字。

嚴格來講,小圈內才是真正的肅州城,而金街以外,一直到城牆邊的建築群,被統稱作蜻蜓坊。

金街隔絕蜻蜓坊,蜻蜓坊便和城牆一起,包圍了整片內城。

一隊守街軍士冒雨從蜻蜓坊地界迎了上來,為首的帶刀男子彎腰接過小童遞出的青木令牌。

傘下,黃庭回首望向內城,看著避開他視線的雨中行人,漫不經心喃喃著:

“咫尺雲邊攬玉蓮,半霄碧潭饋人間……如此美景,今日若在後殿飲酒未出,定會錯過……”

吟了半句,黃庭頗為自得的點點頭,這麼一來,更像古人了。

待小童收回了鐫刻“禁魔殺心”四字的令牌後,黃庭回轉心思,微一頷首,從守街軍士旁走過,踏上蜻蜓坊獨有的黃石路。

帶刀男子揮退手下軍士,緊走幾步,綴在大傘後,落了一個身位。

見他這般舉動,黃庭二人腳步不停,有清稚嗓音從傘下飄出:

“雲騫,今日有事?”

被稱作雲騫的男子湊前半步低聲通報:

“黃師,一刻鍾前,卑職巡街的時候,發現周家鋪子關了門,另外,卑職還看到一匹黑風拴在幽止巷口……”

大傘頓了一下,如柱水線淅瀝瀝淋在雲騫身前,濺上了他的灰麵短靴。

“杜雲騫,你看清楚了?是黑風?”

舉傘的小童眉梢一挑,轉頭抬眼盯住杜雲騫,原本清稚的嗓音透出一股寒意。

沉下腰,垂首避過小童冷森森的眸光,杜雲騫越發低聲,小意殷聲道:

“回稟黃師,卑職看得清楚,確是黑風。”

身為禁魔司殺心殿的禁魔都尉,凡是城南所涉及的鬼事,皆統歸黃庭管轄,他今日到此正是為了一樁鬼事,去的也是周家鋪子。

周家的鋪子關門不要緊,可關鍵在於周家鋪子正開在幽止巷,而黑風馬,那是殺心殿葉殿主的坐騎。

如今自己還沒來,頂頭上司卻已到了,這意味著什麼,黃庭再清楚不過。

聞言,黃庭嘴角一抽,目光鷹一般射向蜻蜓坊,隱晦點了頭,腳下的步伐快起來,邊走邊低低喚著:

“小然!”

小童會意,迅速收起大傘拋給杜雲騫,跟在黃庭身後,大步向坊內奔去。

待二人的身影消失在雨中,杜雲騫握住傘柄,將大傘豎起,丟給湊過來的軍士,一條與大傘一起接住的小黃魚,早靈活滑進了他的袖裏。

冰冷的金塊隔著內襯貼上小臂,杜雲騫打了個寒顫,這是他從黃庭處收到的第六條小黃魚。

杜雲騫驅散心中忐忑,掂了掂袖中的分量,心情愉悅不少,感受到周圍窺來的目光,沒好氣的吆喝一聲:

“咳!你們都看見了,不到半個時辰,禁魔司的人就來了好幾位,今日這坊裏麵定然有事,你們一個個的,都給老子瞪大眼睛,挨過今日,辦好了差事,晚上就帶你們去西城偎暖炕!”

“杜頭威武……”

“但願今日鬼坊無事……”

“想那些幹嘛,真有鬼事不還有禁魔司的人頂住,倒是咱們,淋了半天雨,晚上可得……”

“……”

雨中的金羊像前,幾十名軍士一陣騷動,關注點各不相同。

蜻蜓坊中,黃庭帶著小童淋著雨,踩過地上的黃石,在兩側屋牆擠出的巷道裏,埋頭疾行而過。

不同於內城平坦的青石路麵,這裏的地麵高低不平,鋪就的是一種黃色大石,晴天幹黃,在雨後,表麵則一片滑膩泛著油光,故而此地又被沒進來過的內城人們稱作黃石坊。

而到了禁魔司眾人以及官麵人的口中,又是另一個稱呼——鬼坊。

相比內城,蜻蜓坊本就是夾在金街與城牆之間的狹長地帶,是內城剩下的邊角料拚湊而成,再加上城牆下又要空出十丈遠的禁地,於是坊內的街巷就被樓高牆厚的建築充斥,大部分屋舍都是往高了建,充分利用了空間的同時,遮蔽的巷道裏極為昏暗,不僅光線不好,路麵也格外狹窄,僅容四、五人並肩。

在此基礎上,巷道中還堆積了不少雜物,以及兩旁攤販用來遮蔽雨水的篷子和其間穿梭的坊民們,一般人想要在裏麵迅速通過並不容易。

輕鬆避過巷子裏那些遮頭蔽臉的坊民,黃庭一反先前鬆懶的模樣,每每能在眼見避不開的情況下閃身掠過,或是一眨眼便將那些狹窄的縫隙拋於身後,在巷中穿行的速度反而愈發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