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療傷
有一天看一個美食節目,裏麵有香港明星謝霆鋒。我印象中,看到過他跟女明星張柏芝離婚的新聞。
謝霆鋒說他一直都很喜歡吃,但潛心研究做飯則是在與張柏芝離婚之後。
原因則是:“離婚以後吧,要自己一個人做飯、刷碗,從那個時候才真正開始潛心研究做菜,並把做菜當成了離婚後自己的療傷伴侶。”
還看到一則吳彥祖的新聞。他的母親病情惡化去世。那段時間,吳彥祖獨自駕駛座駕,從自己的寓所出發,幾分鍾後,到了離家最近的碧沙灣,獨自從車頂卸下滑板,一手抱著滑板,一手抱著槳,走向沙灘。
據說吳彥祖一向熱愛水上活動,經常被拍到和一大堆朋友出海遊玩。
不過這次,他一個人一槳一槳地劃到水中央,沒有找別人駕駛快艇在前導航,也沒有找朋友們一起。
顯然,他是想靜靜地獨處一下。
明星算是很典型的大眾寵兒,能夠從事這樣工作的人,女的天生麗質,男的帥氣有型,因為職業優勢,很容易獲得優裕的物質生活條件,過上光鮮得意的生活。但是,他們一旦受了感情的傷,也和普通人一樣,躲起來療傷。
話說回來,人就是有這樣的特性,如果受傷了,一個人咬牙堅持,一口氣不泄,度過了痛苦哀傷,就挺過去,很快就站起來;如果說得到別人的很多關心,不斷地訴苦,求安慰,反而越來越軟弱無力。
我想起一個關於鹿的故事。樹林裏的鹿生病了,它的很多同伴相邀探望。生病的鹿感激不盡,覺得感受到了眾多同伴的關愛。然而,這些鹿吃光了附近的草。
生病的鹿還沒有完全康複,也需要吃東西。但同伴來過之後,它一下子找不到草吃,最後居然餓死了。
別人對我們的關心嗬護,本來是好東西,但是稍微一多,也會削弱我們的意誌。
所以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都傾向於獨自療傷,才能讓自己最快恢複過來。
我們在脆弱的時候,心理上特別渴求同情,然而同情湧過來,來者不拒,就會吸走我們站起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