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快樂聰明地修行(1 / 1)

序言 快樂聰明地修行

沈嘉柯

我本不懂茶,但我有個友人特別喜歡喝茶,也很擅長鑒別。她就好比武功高手,從江西的名山泉眼取得好水,從福建茶村淘到好茶葉,難免技癢,常常邀我們聚會,拿出好茶相待,獻寶似的要我們細細品嚐。

說真的,我本來一竅不通,但漸漸跟著她喝多了茶,看茶葉觀湯色,嚐水聞香,入了門道。

喝了差不多兩年後,她才告訴我,一開始請我,用的是普通的茶葉,漸漸再給我嚐好的。從口味偏清淡的紅茶,再到黑茶,從花茶到深度發酵的普洱,這才能辨別好滋味。

喝茶要循序漸進,這個道理好比吃水果,先吃酸甜的橘子,再吃很甜的西瓜。

我終於領會到古人饞一口好茶的原因。上等好茶,配上優質的水,由一個懂茶的人來泡,真的是滿鼻子綿綿不絕的醇香,滿口回甘悠然出神,一如盛夏臨海,且聽風吟。

再後來,我看她用的茶具都玲瓏別致,每次待客用的都不一樣,問她在哪兒買的,多少錢。

她大笑起來,哪兒要買啊!去古老的村落采風,或者到山寺裏打禪七,空閑了溜達一圈,就撿到很多碎瓦殘瓷。她根據形狀,有的用來當杯墊,有的用來放小零食,有的用來擱香袋,還有的用來盛放花葉。

她教我,別去買那些看似貴重的茶器,那都是花架子,喝茶是閑散事,普通器具足矣,真正的茶道功夫,就是靠花時間練習,靠多讀相關書籍積累,以及多喝。市麵上某些吹噓多少年份的茶,號稱賽過黃金,都是哄人的,茶葉不比酒,再怎麼通風陰涼保管生命也有限,年頭久了都長黴菌了,不用喝,一聞就聞出來了。還有風行了一陣子的日本玄鐵壺,從科學角度看,根本就容易融入鏽蝕物質,對人體健康不利。

她這一席話,聽得我忍俊不禁。

我的這個朋友,就是李黎。她真心誠意地喜歡好茶,好山水,實實在在地習禪修心。她喜歡做功課,把事物研究透徹。她喜歡搞清楚本質,不被忽悠。

我們追求快樂,先要習得聰明。擦掉心上的塵埃,認識生活的本來麵目。像她一樣,禪心禪意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