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王大珩年表(1 / 3)

應聘為國家計量局顧問。

今1957年42歲

儀器館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任光機所所長。

兼任國家科技委儀器儀表專家組組長。

今1958年43歲

領導光機所研製出震驚全國科技界的電子顯微鏡等八項科技成果,即“八大件,一個湯”。

創辦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任院長。

今1959年44歲

當選為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今1960年45歲

承擔國防科研任務,任“150工程”總工程師。

今1962年47歲

組建長春光機所西安分所,兼任西安分所所長(後改稱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

今1964年49歲

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創辦長春光機所上海分所。兼任上海分所所長。

參加我國首次原子彈爆炸試驗,光學測試取得圓滿成果。

父親去世。

今1965年50歲

參加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號”的方案探討。

今1966年51歲

任國防科委第十五院籌建辦公室副主任,受聶榮臻元帥委托籌建十五院。

今1973年58歲

所撰《彩色電視中色度學問題》專著由中國科學技術研究所出版。

今1974年59歲

參加中國赴美國、加拿大激光科技考察團,任團長。

母親去世。

今1975年60歲

當選為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主編了我國第一個遙感科學規劃。

參加方案探討的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其空間偵察相機係統取得圓滿結果。

今1977年62歲

當選為吉林省政協副主席。

今1978年63歲

當選為吉林省科協副主席。

受中國科學院委托籌辦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並兼任校長。

兼任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院長。

參加鄧小平召開的科學教育專家座談會。

參加全國科技大會,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今1979年64歲

與幾位科學家一起向中央提出了《關於加快儀器儀表發展幾點建議》的報告,根據這一建議,國務院於1979年6月批準成立了國家儀器儀表工業總局。

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會議期間,王大珩等人提出了《建議設立教師節的提案》,吉林省代表團30人表示讚成並聯名簽字。這個建議後來由國務院正式提出議案,經第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批準,決定從1985年起,每年9月10日作為教師節。

當選為國際計量委員會委員。

出席巴黎第68屆國際計量委員會會議和第16屆國際計量大會。

創辦的中國光學學會在北京成立,並被選為中國光學學會第一屆理事長。

作為創辦者之一的中國計量測試學會成立,並被選為第一屆副理事長。

作為創辦者之一的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成立,並被選為第一屆副理事長。

加入中國共產黨。

今1980年65歲

應聘為國家計量局顧問。

今1957年42歲

儀器館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任光機所所長。

兼任國家科技委儀器儀表專家組組長。

今1958年43歲

領導光機所研製出震驚全國科技界的電子顯微鏡等八項科技成果,即“八大件,一個湯”。

創辦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任院長。

今1959年44歲

當選為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今1960年45歲

承擔國防科研任務,任“150工程”總工程師。

今1962年47歲

組建長春光機所西安分所,兼任西安分所所長(後改稱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

今1964年49歲

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