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中央看得很清楚,新政一開始的基調就是“遏製房價過快上漲”,那就是說允許長期漲,但不能漲得過猛,不要讓奴隸們絕望,目前房價進入持平博弈,實際上已經實現了中央的預期目的。有人以為中央要大降房價,這種人估計是看多了。房價大跌,國家經濟才真的玩完了,因為房價一跌將會帶動上下遊成千上萬的行業萎縮,對工業經濟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你們想一想,中國人的所有消費幾乎全部圍繞著一個“家”字運行,結婚、買房、裝修、買家電、買車、照顧老人、孩子教育......這種種消費哪一項不是建立在“家”的基礎上轉圈圈?!中國人的大部分開銷都是基於房子的平台上運作的,其次才有後麵緊跟的一係列消費。很簡單,你沒有固定的房子必然不會有買大家電的消費。因此隻有保持樓市發展,才能引出後麵一串串連鎖消費。現實中有房人的消費往往大於無房人的消費,國家要拉動內需,豈能前功盡棄?!看到新政產生幻想的人,我勸你們多想一想後事,新政早晚會過氣,到那時你們怎麼辦?

7、國家為了保護金融體係,順帶著給奴隸們創造了一個機會,那就是趁著房價停止上漲的天賜良機,趕緊增加自己的賺錢能力,湊夠首付,買到自己喜歡的房子。否則的話,一旦金融係統把多餘的貨幣回收的差不多了,貨幣政策回歸常態,這個新政也就完成曆史使命。我們都知道政策和法律不同,任何政策的壽命都很短暫,和平年代這種機會不多,一旦中央在三季度前完成貨幣政策的適當回歸,那麼此風一過,房價迎來新一輪上漲。到那時你別怪政府沒給過你機會,政府已經讓房價停了近一年等你趕上來,你卻坐失良機,你怨誰?嗬嗬!

8、實際上我有一種不好的預感,那就是下屆政府上台時可能會麵臨著更複雜的經濟局麵,本屆政府玩“公平和諧”,下屆政府很可能玩“效率優先”,自古以來一朝天子一朝臣,主流經濟政策一定會潛移默化的改變,目前房地產市場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對未來政局不確定性的一種體現。中國的事說白了就是“少數人把全中國看成是他家自己的財產”,於是造成“神仙打架,百姓遭殃”的抽風局麵。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取決於我們龐大的人口基數,人多了需求就大。從幾歲到幾十歲各個年齡段我們都擁有多如螞蟻的人口,人們在各個領域殘酷競爭,奪取生存資源,確保自己的基因能更好的保存發展。由此可以判定至少二十年內這十幾億人口的各種需求是持續增長的,可以預計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奴隸們會活得非常焦慮,而那些涉及到衣食住行的消費價格也一定會穩步上漲。人與人的競爭在戰爭年代表現為暴力,在和平年代表現為金錢。未來決定你能否參與遊戲或者說能否更好地參與遊戲,將取決於你的社會排位,那就是你吃掉別人,強大自己的本事究竟有多大。買房本質上就是在買一種權利,一種“你能而他不能”的權利。

9、我在帖子一開篇就說“坐等救世主”是最愚蠢的博弈方式,和“挨宰”沒有區別。我很奇怪有些人總是幻想著“青天大老爺因為懼怕他而來挽救他”,這種邏輯思維方式很令人費解。曆史反複告訴我們,不論怎麼改朝換代,總會是少數奴隸主統治多數奴隸。奴隸們以為換個皇帝自己就能改變地位不做奴隸了,真的是很傻很天真。新政會有意無意製造出一種經濟格局,那就是老百姓永遠無法參與到房地產經濟當中。老百姓指望著從房地產交易中改變生活的夢想被再一次擊碎,以後房地產變成了國家和富人才能玩的玩具,奴隸們徹底被踢出局了。其實既得利益集團是樂於看到國家打擊炒房人,為什麼呢?因為老百姓炒房最容易釀成行業風險,老百姓沒能力沒信息駕馭這種重資產,過多的普通人參與炒房會在貪婪的驅使下惡化整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前景,增大統治階級的控製成本和風險。因此讓老百姓退出房地產市場,把奴隸們排排隊,按計劃分配的模式統一分批關進集中營一樣的廉租房裏麵,對於統治者而言最安全。即保證了房地產的健康發展,又滿足了奴隸們的住房要求,雙贏!很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