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家族內部,因司馬通、司馬順父子引發的不和,隨著司馬孚與伏夫人的一番較量,而變得越發微妙起來。
司馬駿的離開,更加劇了這種猜忌。
趁著司馬家族內部不和的時機,劉封於七月十九日下令全軍渡河,漢軍各部從孟津、白馬兩個方向,對溫縣方向壓迫過去。
劉封坐鎮中牟,鄧艾為前軍大將,張泉、鄧忠、廖化、鄂煥四將分別統率部曲,對司馬家族族兵盤據的城邑發起猛攻。
一時間,溫縣境地,戰火四起。
漢將廖化領令從白馬渡河西擊溫縣,在搶渡踏上河北之地後,廖化心情激動,胸膛裏直如一團火在熊熊燃燒。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當年,他曾經喊著這一句口號,跟隨著大賢良師張角、渠帥何曼征戰河南河北,現在黃巾兄弟已皆不存,而他也不再是那一杆黃巾大旗下的無名小校。
大漢破虜中郎將、偏將軍廖!
這是廖化在漢軍中闖蕩數年的功績,相比鄧艾、薑維等人,雖然比不上,但廖化知足了,他一個出身黃巾的草寇蛾賊,能夠擠身漢軍諸將之列,已是饒天之舉。
沿著黃河北岸,司馬氏族兵修築的一座座塢堡林立,想要拔除這些擋路的塢堡,漢軍除了硬啃之外,別無其他的招數。
廖化用兵,重在一個實。
這一次平推溫縣,他也是實打實的一路推過去,一個塢堡一個塢堡的啃,遇上實在難啃的,漢軍將士就用硝石手雷進行炸牆。
司馬族兵麵對漢軍這樣的強攻勢頭,開始時還能頂一頂,但隨著戰局的變化,逐漸有逃兵開始出現,最後沿黃河的整條防線也隨之崩塌。
在孟津渡方向。
小將鄧忠的戰法與廖化不同。
因為父親是鄧艾,母親是劉蘭的緣故,鄧忠一出生就被人捧著另想相看,要是他想安安穩穩的坐享其成,完全可以留在長安和洛陽,但鄧忠卻誌不在此。
他更喜歡在戰場上證明自己。
與袍澤戰友並肩作戰,先登破城斬敵首級,是鄧忠的最愛,而每當母親劉蘭出言相阻時,鄧忠還都會把劉封的事略拿出來作擋箭牌。
“若不是陛下當年在長阪坡單騎衝陣救出阿母,哪有大漢的今日,又哪有忠的出生。”鄧忠一句話,將劉蘭慈母的溺愛給堵了回去。
這一次領兵攻打溫縣,鄧忠也是鼓足了勁頭,甚至為了搶個頭功,還和張泉起了爭執,幸好的是,張泉年紀漸大,不和鄧忠一般計較。
兩路漢軍一番風卷殘雲的猛攻,僅二、三日功夫,就衝破了溫縣外圍的防禦,直撲城門。
司馬孚驚惶之下,甚至來不及帶著家眷逃竄,就被堵在了城內。
到了這個時候,司馬孚及一眾司馬家族的子弟,才算是真正醒悟過來,他們之前的謀劃算計,在絕對實力麵前,就是班門弄斧。
“夫人,陛下的援兵,不知何時能到來?”在無奈之下,司馬孚隻能再度登門,來找伏夫人商量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