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肅聽到女兒評價劉封之言,心頭一凜,問道:“劉封這一次退兵,莫非是以退為進,想要誘我大軍深入蜀境,然後再......。”
王元姬看了一眼驚惶的父親,搖頭道:“父親多慮了,司馬太尉既然得勝,蜀軍自不可能再輕舉妄動,女兒隻是說,劉封這一次吃了虧,怕是以後要記恨上司馬太尉和子尚了?”
“所以,為了夫君的安危,請父親與太尉修書一封,言我們王家有意馬上成親,我要助子尚一臂之力。”
王元姬語氣平淡,但話裏的堅決意思,卻是不容置疑。
她和司馬昭的親事,是王朗在世時商定的,司馬昭來到王府也有好幾次,王元姬對這個性格有些陰冷的司馬家郎君一見傾心,兩人就像是前世是夫妻一樣,幾乎無話不談。
即便司馬昭在魏營中征戰,臨睡之時,也不忘給王元姬寫信訴說衷腸, 司馬昭這麼做,也是充分吸取了兄長司馬師的教訓。
夏侯徽私奔荊州, 最後送給司馬師一頂綠帽子的事情, 司馬昭可不想擁有。
王元姬被司馬昭一通甜言蜜語俘虜, 自然對劉封沒什麼好感,這一次司馬懿、司馬昭父子大勝, 讓她在心喜之餘,又生憂慮。
劉封這個大敵,必須要慎重的對待起來。
還有魏國朝堂上, 也是不太平,曹叡病重將亡的消息,已經不是秘密, 要是曹爽掌權,那對司馬家來說,將是極大的威脅。
外有劉封, 內有曹爽。
王元姬在心中暗下決心, 等嫁給司馬昭之後, 她不僅要努力的生下兒子,多生多養, 開枝散葉,還要積極主動的輔助司馬昭, 一步步奪取魏國的大權。
王朗、王肅、王元姬。
在魏晉交替時期, 是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重要的臂助。
尤其是文明皇後王元姬, 在嫁給司馬昭之後,不僅生下了西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炎,而且還一力輔佐司馬昭, 將魏帝曹髦弑殺。
在識人方麵, 王元姬也是獨具慧眼,曾向司馬昭諫言:“鍾會見利忘義, 喜歡挑起事端, 恩寵太過一定會作亂, 不能委以重任。”
王朗也就是演義中被諸葛亮罵死的那位,其實, 在真實曆史上, 王朗和諸葛亮連麵也沒見過,所以也根本不可能被諸葛亮一番斥罵倒撞栽下馬背。
劉封以往讀史, 對這一段都深感無語, 唯一能做出的解釋。
就是羅貫中在編寫三國演義時,估計是剛剛被隔壁老王偷了老婆, 要不然的話,老羅怎麼會對老王有這麼大的怨恨,要知道換了後世那個網絡時代,這可是無端誹謗的刑罪,是要坐牢的。
王朗身後之事,隻是後人的妄言,王元姬不得而知,她的心中,對祖父王朗敬重有加。
所以,即便與司馬昭的親事因襄樊、關中戰事拖延,不過,在王元姬的心裏,依然將司馬昭視為自家夫君。
——
王元姬、司馬昭這一對心思陰暗的男女,在想什麼,準備做什麼,耍什麼陰謀詭計,退守漢中的劉封沒心情去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