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劉封劉元通(2 / 2)

劉備捋著泛白的胡須,心頭掠過一陣“吾子勝過汝子”的爽快和喜悅。

在曹操的強力壓迫麵前,尚未與孫吳達成一致、還處於孤軍奮戰狀態下的劉備急需要一個提振軍中士氣的機會。

曆史上劉備采納諸葛亮的計策,以“聯合孫吳,共抗曹操”為口號,將荊州的軍心、民心、人心聚攏到自己身邊。

而現在,劉備發現他還有一個很簡便不求人的辦法。

那就是把義子劉封在長阪坡英勇善戰的事跡給宣傳開來,讓全軍將士知曉,他劉備沒有拋棄百姓逃跑,他的兒子和大家在一起戰鬥,而且還舍生忘死,救援了眾多將士家眷。

“主公,小將軍一戰成名,當真可喜可賀,隻是,旁人若是問起小將軍的表字,怕是有些麻煩?”

徐庶對劉封頗有好感,這時見劉備高興,遂趁熱打鐵的諫言道。

取字這件事按《儀禮》記載:“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一般來說,要到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女子十五歲行笈禮後,由長輩為其所取,劉備是義父,由他來給劉封取字正是合適。

有了表字之後,即表示人已成年,可以進行婚娶或者婚嫁,也就是說,劉封可以娶老婆了,當然,相應的成年人義務也要承受,不可以如未成年時一樣不顧忌諱,不懂禮數。

按年紀來說,劉封隻有十八歲,未到行冠禮的年紀,但劉封有長阪坡的事跡宣揚,早兩年取字也是正常。

“嗯,為父為你和阿鬥取名封禪,就由武帝封禪泰山而起,其時為元封元年。武帝字通,封兒,你的字還是從這兩處而來,元通如何?”

“元封的元,通徹的通,寓意小將軍勇擔重責,臨危不懼,大義凜然。主公取的這字,甚是妙極。”諸葛亮和徐庶聽劉備這一解釋,也紛紛點讚起來。

“多謝父親賜字!”劉封行冠禮道,勇毅的臉龐上微現笑意。

元通這字,甚是不錯,還能傍上漢武大帝劉徹的名頭,武帝元封年間,那是漢軍擊破匈奴的時候,說出去也是威風八麵,劉封最渴望的,也就是率領漢軍一統華廈,掃蕩四夷。

“哈哈,元通,你遠道而來,也是累了,先下去歇息吧,為父還要與兩位先生商量赴使往江東之事。”

劉備得意的笑了笑,擺手吩咐道。

劉封依言與關平一起退下,事關抗曹的軍機大事,劉封和關平都還沒有資格參與。

劉備、諸葛亮、徐庶等人雖然對劉封的能力很是認可,但也隻是對其戰場上的表現讚許,其他方麵的能力,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等尋了安歇之處住下後,劉封一拍腦袋,才發現自己被劉備給忽悠了。

一個表字,就把劉封立下的功勞給帶過了。

“封兒,你看,為父都給你取字了,還要什麼獎勵?”這估計是劉備真實的心裏話,前番被劃拔到趙雲麾下的數十寇氏親卒,劉備沒有提及,看來是要不回來了。

不過也好,劉封實際上是穿越人氏,與這些羅侯寇氏的舊人不熟,相處時間長了,倒還會露出馬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