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提高聽課質量,一半功勞在預習(1 / 3)


教孩子帶問題上課,做到有備而聽

一個旅遊者如果隻知道目的地的名稱,而不做其他的了解,他的旅行計劃就是糊塗的。聽課也是如此,聽課是為了讓孩子了解自己不知道或者感興趣的內容,如果孩子不知道課堂內容以及重點在哪裏,要在整個聽課過程中都保持集中的注意力,也是非常難的。而如果能帶著問題去聽課就會不一樣,當孩子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疑問時,他們在聽課中就有“魂”了,課堂學習效果自然就提高了。

當孩子有所疑惑時,聽課的時候就會有所選擇,大腦就不容易感到疲勞,不僅聽課效率高而且會更輕鬆。此外,孩子也能更好地掌握聽課的主動性——從之前被動接受教學的孩子變成了一個主動求知的孩子,而這就是聽課的核心和意義所在。

對於那些沒有做好課前準備,沒有帶著疑問聽課的孩子來說,聽課的過程盲目而被動,令人疲憊不堪,聽課的質量也就可想而知了。會聽課的孩子應該是有準備的,有疑問的,有目的的,是注意力很會集中的人。

那麼,如何帶著問題去聽課?又怎麼實現有備而聽呢?當然是做到課前預習。先預習,後聽課,本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有人會說:“老師沒講過,我自己預習怎麼能學會?”眾所周知,新課的內容與之前學習的內容是有很大關聯的。再說,預習就是為了找出問題,不需要全部靠自己學會。在老師正式授課前,孩子能對老師將要講授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學習和理解,就會了解該課程涉及的知識點的重點和難點,也可以確認自己在什麼地方有疑難和問題,聽課時就會更有針對性,就能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更快更好地掌握該階段的學習內容,而且也不容易疲憊。

回到前麵剛說的高一女生的問題,了解了她的情況後我知道:由於高中課業任務重,作業多,她沒有時間去做課前預習,在老師講課時生怕錯過重點,一開始就神經高度緊張,結果不到半節課就開始疲乏、犯困。長期下去,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我給她開出的“藥方”就是,盡量抽出時間做預習,哪怕是簡單預習也好,特別是利用周末大塊的時間,隻要把預習理順過來,課堂聽講效果好,課後作業也就基本不在話下了。

當然,在時間和能力允許的情況下,孩子能嚐試把預習內容後的練習也做了,這樣預習的質量會更好。一句話,孩子準備得越充分,後期也就越省力,聽課效果也就越好。


預習方法也講究“量體裁衣”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預習?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對預習的無所謂的輕慢態度,這也是中國學生普遍存在的劣根性,客觀上造成了學生在學習中總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麵。而大多數老師和父母也沒有對孩子的學習策略進行係統全麵的規劃和培養,沒有幫孩子構建科學、高效的思維模式。


教孩子帶問題上課,做到有備而聽

一個旅遊者如果隻知道目的地的名稱,而不做其他的了解,他的旅行計劃就是糊塗的。聽課也是如此,聽課是為了讓孩子了解自己不知道或者感興趣的內容,如果孩子不知道課堂內容以及重點在哪裏,要在整個聽課過程中都保持集中的注意力,也是非常難的。而如果能帶著問題去聽課就會不一樣,當孩子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疑問時,他們在聽課中就有“魂”了,課堂學習效果自然就提高了。

當孩子有所疑惑時,聽課的時候就會有所選擇,大腦就不容易感到疲勞,不僅聽課效率高而且會更輕鬆。此外,孩子也能更好地掌握聽課的主動性——從之前被動接受教學的孩子變成了一個主動求知的孩子,而這就是聽課的核心和意義所在。

對於那些沒有做好課前準備,沒有帶著疑問聽課的孩子來說,聽課的過程盲目而被動,令人疲憊不堪,聽課的質量也就可想而知了。會聽課的孩子應該是有準備的,有疑問的,有目的的,是注意力很會集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