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現如今,辯證法早已不是什麼陌生的東西,甚至走到了爛熟的地步,然熟知並非真知,其中尚有奧秘以待後人發覺。天下之事均不可既是又非,可一旦與人相關,卻又會變得飄忽不定,玄之又玄。
辯證法與其說是向外探索規律,不如說是向內自求明理。因為,無論探索世界還是追問人生,均在圍繞著生命做文章。可世間無常,其中道理不是想說清就能夠說清的。從這個角度講,辯證法是要為人們呈現出一個複雜的真實世界,讓人在探索之中學會自省,在自省之中習得敬畏,在敬畏之中超越自我。那種動不動就感到抓住了道理的想法,其實不是在講理,而是在迎合人性中的惰性。
有人說“好的理論解決問題、壞的理論創造問題”。這種說法頗為不當。人就是“生事”的動物,單身漢的生活最簡單,但三口之家總有解決不完的事。能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的理論絕不是好理論。
14年的哲學生涯,與辯證法結下了不解之緣。早年間,也曾對辯證法產生過反感情緒,這與少年氣質相得益彰。隨著研究工作逐漸深入,總感覺道理浮現在麵前,卻又影影綽綽,於是不斷從澄明走向困惑,又在困惑中領悟澄明,想來人生的真諦也在於此。自此,便拜服在辯證法的腳下,不能自拔。
多年來的研究心得彙聚成這短短幾萬字的小冊子,不敢稱有什麼水平,願與同道之人分享。感謝廣東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與曾玉寒編輯的辛苦工作。
現如今,知理未必行理,行理未必講理,講理未必明理,寥寥數語,不過是為明理罷了。如有不當之處,懇請批評指正。
田明
2014年8月於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