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常、規矩、師德、禮教,這些之於陳獨秀,實在是一文不值的東西。正是因經常接受這樣的熏陶,他日的劉文典行為怪僻、性情乖張,常常語出驚人、舉動不俗,都與陳獨秀密不可分。
這一年,進入安徽公學的劉文典耳濡目染了陳獨秀的教學之風,真是大開眼界,對這位表現、學識皆不落俗套的老師更是欽佩有加。
陳獨秀長劉文典10歲,他接受的封建教育更多、更深,但很難從他身上看到那種老清人似的治學態度。他自懂事之後,就一直看不慣清政府的管理。當時反清運動激烈,他年幼的心靈也被各個反清團體對未來的描繪所征服了,直至清朝被推翻前,他也積極參與到反清運動中,年紀不大,能量卻不小。在書院讀書時,他甚至因反清言論過激而被書院開除過。
離開書院後,他的反清言論越說越多,後來在清政府的通緝捉拿下,不得已才東渡日本,進入早稻田大學學習。終而,清朝政府最後被推翻的現實,也給他打了一針強心劑。回國後,他積極籌建革命之事,後因“二次革命”失敗被捕入獄。出獄後,再次來到日本建立自己的根據地。
與其他革命者徒有報國之心不同,陳獨秀在參與革命之時辦過很多革命期刊,他以這種更柔和的方式傳遞出了更強大的力量,為那時的革命覓得了另一個有生途徑。
在革命中,陳獨秀保持著嚴肅積極的態度,在治學上也不例外。他的文章,除了玩笑隨意之作外,隻要涉及古籍和學術方麵的,他都報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即使在獄中之時,他也專心治學。
在獄中,陳獨秀寫了《荀子韻表及考釋》《實庵字說》《老子考略》《中國古代語音有複聲母說》《古音陰陽入互用例表》《連語類編》《屈宋韻表及考釋》《晉呂靜韻集目》《戊寅年登石筍山》《幹支為字母說》等音韻訓詁學的著作。
顯然,作為教員,他是十分合適又合格的,但曆史需要的陳獨秀絕不僅僅是一位教書匠,而他對革命的熱忱也沒人敢質疑。
在集政治作為與學問之果於一身的陳獨秀的影響下,劉文典從他身上習得了“以西方哲學對照中國古籍”的研究方法,以及為革命奉獻己力的思想,這為其後來成為知名國學大師和積極的革命者奠定了基礎。陳獨秀對劉文典這個上進、勤奮的學生刮目相看,留心觀察著。
煙雲歲月,總讓人心生布新之心,劉文典的年紀尚幼,可絕非凡家子弟,其有報國誌向,這是他加入革命的初衷。於是,一切皆有緣由。
1905年時,革命誌士吳樾刺殺清廷出洋五大臣落敗,身死。這一現實,讓開明的陳獨秀看到了“暗殺”的弊端,也讓他開始思考自己一直以來的革命之事。
陳獨秀在革命上,也是有過猶豫的。他不斷改進自己的思想,希望能滿足民眾之需,並找到一條讓百姓過上更民主自由而又富足的生活的道路。也正因其沉迷於此,最後走錯了方向。
綱常、規矩、師德、禮教,這些之於陳獨秀,實在是一文不值的東西。正是因經常接受這樣的熏陶,他日的劉文典行為怪僻、性情乖張,常常語出驚人、舉動不俗,都與陳獨秀密不可分。
這一年,進入安徽公學的劉文典耳濡目染了陳獨秀的教學之風,真是大開眼界,對這位表現、學識皆不落俗套的老師更是欽佩有加。
陳獨秀長劉文典10歲,他接受的封建教育更多、更深,但很難從他身上看到那種老清人似的治學態度。他自懂事之後,就一直看不慣清政府的管理。當時反清運動激烈,他年幼的心靈也被各個反清團體對未來的描繪所征服了,直至清朝被推翻前,他也積極參與到反清運動中,年紀不大,能量卻不小。在書院讀書時,他甚至因反清言論過激而被書院開除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