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1 / 1)

後記

在故鄉的文化、風物人情、地理環境滋養、薰陶下長大的我,無時無刻不想著回報這塊生我養我的土地!用文藝的筆。其實在我學會寫作文時這種回報就開始了。文化大革命中我停止寫作,改學醫學。這大概也算是以另一種形式回報家鄉父老鄉親吧。改革開放後,文化的桎梏被打碎,我又重拾文學夢,拿起筆進行業餘文學創作。一九九八年結集出版中短篇小說集《寂寞的荒沙灘》二00六年出版長篇小說“程維功係列小說三部曲”《空著的墳墓》《潮起潮落》《交易》我力圖把我的每篇文字都寫成一幅家鄉風景畫;一篇鄉土人物誌;一曲膾炙人口的家鄉的歌。

用文藝的形式反映家鄉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革命鬥爭、建設美好家園的波瀾壯闊的場麵,更是我多年的夙願。其實這項工程在一九九年就開始了,那時我的三部曲還沒完成,我就把我的構思先寫成了中篇小說《朗孟驛》。小說在家鄉雜誌《龍門》發表後,引起強烈反響,並獲“第二屆杜鵬程文學獎小說獎”這對我鼓舞很大。二00六年三部曲完成後,我立即啟動前續工程,我先把《朗孟驛》寫成四十集電視連續劇。又把它打造成長篇小說,二0一0年完稿。經過反複修改,十易其稿,長篇小說《朗孟驛》終於要付梓出版了,我很欣慰,我終於可以為家鄉人民交上又一份滿意答卷。

韓城市委宣傳部對本書的出版高度重視,宣傳部長黨福勤、文聯主席薛福榮深切關注並大力支持。

在本書收集材料和寫作中,受到高英傑、孫安祥、程忠德、薛自新及已故原“韓宜遊擊支隊一分隊指導員”李繼昌等幫助。出書中又得到韓城有名私營企業家張玖林、張萬林大力支持,在此一並表示感謝。

更要感謝太白文藝出版社西風烈編輯部的編輯,嚴格要求,促使我認真修改,提高質量。但因水平有限,仍覺不盡如人意,請讀者諒解並提出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