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親友勸告的話都是設身處地地為他著想,亦是用心良苦。

妻子陳光娣得知這個消息,從內心也不支持,勸他不要攬這“瓷器活”,“你要當村官,家裏、公司一大攤子事情,怎麼辦?有當村官那精力,還不如把企業努力經營好,得的實惠也多啊。”妻子的話並非沒有道理,通過多年的艱難創業,好不容易創辦了自己的企業,正是他堅持繼續努力就可以做大做強的時候,如果他抽身而退,那麼企業的命運將前途未卜。若因自己當了村支部書記而毀了企業,又該如何給自己和妻子,包括他的員工交代?換而言之,一個村官又能給他帶來多少名利?如果追求名利,他當時在這個方麵的影響已經完全超過了一個普通的村支書,何況他要接任的是一個爛杆村的村支書,說不定還會毀於此。

可是不當吧,麵對當時全村的貧窮落後麵貌,他實在於心不忍。曾幾何時,他在外做建築工程時,看到其他地方的發展麵貌日新月異,群眾住上了漂亮的小洋樓,過上了幸福滋潤的日子,而他自己村裏卻是低矮破舊的房子,天晴一腳灰、下雨一身泥的山路,用水、用電等方麵都很落後,從內心裏他就渴望自己的村子也能夠早日得到改變。現在,在黨員幹部群眾需要他一馬當先的時候,又怎麼能夠拒絕或推辭呢?此時如果退縮,讓全村的人怎麼看待自己?無疑是自私自利的一個“守財奴”。再說,如果麵對重擔選擇退縮,那還是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嗎?何況還不是上戰場去迎接“出生人死”的考驗,而是讓自己帶領全村的鄉親共同致富。

於是,兩種思想和矛盾在心裏造成的衝突,讓他多日茶飯不思,徹夜難眠。

天柱山村村主任王本功回憶:“明俊那時候的猶豫絕對不是矯情,當時我們村情況複雜,誰都沒把握說把工作幹好。再說,當時人家的生意正紅火著哩,換誰也不願撂下自己苦心經營的事業,回來拾掇村上這個窮攤子。”

鎮黨委和村裏的老幹部、黨員都堅定地認準了他,麵對他的各種顧慮,都沒有放棄努力,分別三番五次地上門找到他,輪流進行思想“攻關”。

還是村裏老黨員、老支書汪金成的話,深深地刺激了張明俊的神經:“你不能自私,光顧自己搞發展,要關心一下全村3000多的鄉親,不能看著大家受窮而不管不顧。咱們村隻有像你這樣率先致富了的年輕人來領頭,村裏的麵貌改變和經濟發展才會有希望。”

麵對汪金成老人的一番話,張明俊的心裏產生了很大的震動。汪金成回憶,那天張明俊親切地探問他:“表叔,如果我當支書,你支持不支持?”他聽到張明俊說這話,感到希望來了,隨之鼓勵並表態說:“表叔活到什麼時候,就支持你到什麼時候。”

是的,當時汪金成的話確實是實打實地戳到了張明俊的靈魂深處。那天晚上,張明俊在日記中寫道:

我曾經貧困,現在富了。但是一個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真正的富。我不能讓全村的黨員幹部群眾葉我失去希望,讓子孫罵我自私自利,為富不仁。

經過慎重的考慮和充分的思想準備,張明俊決意帶領全村群眾共同致富。

做了這個決定之後,張明俊給妻子做工作:“娣兒,我們家裏的光景好了,以後掙多少錢財是個夠?一個人不僅要對家庭有擔當,還得對社會有擔當。組織和群眾這麼信任我,這擔子再難挑,我也要堅持挑下去。身為黨員和一個率先富起來的村民,在黨組織和鄉親最需要的時候就應該有所擔當。以後家裏和公司的事情就辛苦你了。”

陳光娣聽後默默無語。因為她了解張明俊的脾氣,認準了或者堅持要幹的事,即使九頭牛一起用勁也拉不回來。

2002年4月12日,經過“兩推一選”,張明俊接過了A湖鎮天柱山村黨支部書記的重擔。這一年,他37歲。

誓言擲地有聲

麵對組織的信任和群眾的期盼,如何收拾天柱山村的爛攤子,怎樣才能讓群眾過上好日子,這是張明俊必須當即思考,必須當即回答的難題。

當天選舉張明俊出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會議,參加的人員除了全村的黨員外,還有鎮黨委領導、村組幹部和群眾代表。選舉結果出來後會議室裏異常安靜,大家都在等待著也在凝思著,他會做一個怎樣的上任表態發言。

張明俊的發言擯棄了哆唆話、客套話,簡短而擲地有聲:

這次讓我出任村上的領頭雁,說句心裏話,我深知自己的能力有限,時間有限,深感擔子重,責任大,深恐辜負上級組織和全村黨員幹部群眾的期望與重托。但我相信,有鎮黨委、鎮政府和天柱山全體黨員幹部群眾的信任與擁護,在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確指導下,隻要我們班子精誠團結,齊心協力,腳踏實地,心裏時刻裝著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我們一定能夠在不遠的將來把天柱山村建設成為全鎮的臉麵村。隻要我們搞好規劃,明確措施,狠抓落實,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就可以把我們村建設成為市級小康村和旅遊名村。

在這裏,我借用朱鑲基說過的一段話無論前麵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勇往直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總之,我將以百倍的信心,高度的責任感,虛心學習,深入實際,聯係群眾,擺正位置,清正廉潔,真抓實幹,接受黨員群眾監督,以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以高昂飽滿的精神狀態,以實際行動向上級黨委、政府和天柱山的全體父老鄉親交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