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自己的行為造成了皇帝的懷疑和他人的不滿,還不知道隱忍,招搖於世,對別人的勸說不服氣,也是一種怨恨的表示。最後由於不忍怨言,害得自己家破人亡。這是多麼慘痛的教訓!
有時候你沒有能力去對醜惡的事評頭論足,或是把一些陳舊的規矩打破,這樣心中的不滿之情就會堆積起來,稍有不忍,則會口出怨言,搞得事情更加棘手。與其如此,不如暫忍一時,尋求積極解決問題的辦法。
曹謹,字懷樸,清代道光時人。他參加河南鄉試,中了解元,後來又考取了進士,分發到福建省閩縣任知縣。福建的閩縣和侯官都以盛產瓷器聞名,按例每年都要向福建按察使衙門送上許多精貴的瓷器,名義上是請按察使檢查質量,好上貢皇帝宮廷,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索賄受賄行為。這一年侯宮縣知縣送的瓷器其價值在白銀1000兩以上,而曹謹送的瓷器卻隻值100兩左右的銀子。瓷器清單呈上之後,按察使很不高興,但又不好發作,他的門房窺知主人的意圖,於是仗勢作威,將曹謹送來的瓷器打碎了一半,其他的拒絕收受。曹謹為官比較清廉正直,這一次上任不久,就碰上了這件事,非常氣忿,但按察使是他的上級,他也沒有辦法,隻好忍氣吞聲,命手下人將瓷器抬回去。在清理瓷器碎片的時候,他無意中發現有一個瓷片上麵燒製有“富貴壽考”四個字,這四個字是康熙皇帝的禦筆,是康熙賜給福建安溪文淵閣大學士李光地的一塊匾額。燒窟的技工將這四個字描摹下來,然後縮小,再寫在瓷坯上燒成一隻大瓷鼎,作為樣品,準備貢獻給皇帝,不料被門房打碎了。
曹謹不由大喜,心裏想這就有辦法了。他將碎片拾起來用黃綾包好,然後去見按察使。到了廳堂,他既不請安,也不開口,手捧著黃綾包裹,徑直走到公案前,雙手將包裹放置公案上,然後退後一步,恭恭敬敬地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禮。按察使驚呆了,不知道這裏麵包著的是皇帝賜的什麼物品,隻好也跟著行三跪九叩首。禮畢之後,按察使問道:“不知皇上欽賜何物?”曹謹說:“請大人打開看看便知道了。”按察使打開一看,裏麵竟是一些碎瓷,不由大怒,責問道:“你為什麼這樣荒唐?”曹謹不慌不忙,把打碎的“富貴壽考”四個字拚好,說道:“這是聖祖仁皇帝(康熙皇帝)的禦筆,燒製在瓷鼎上,作為上貢樣品,送呈大人,不想大人門房,拒絕收受,把它打碎了,褻瀆先皇,罪在不赦,卑職惶恐萬分,不知如何處理,請大人發落。”按察使聽了大驚,他心裏清楚,門房打碎瓷器是知道自己嫌瓷器送少了,現在被曹謹抓住了把柄,如果張揚出去,被巡撫知道,參上一本,自己承受不起。看來隻好舍卒保帥了。於是他假裝發怒,說道:“有這等事!這還了得!”命令左右把門房抓來,當堂責打40大板,押赴大牢,聽候發落。
明知道自己的行為造成了皇帝的懷疑和他人的不滿,還不知道隱忍,招搖於世,對別人的勸說不服氣,也是一種怨恨的表示。最後由於不忍怨言,害得自己家破人亡。這是多麼慘痛的教訓!
有時候你沒有能力去對醜惡的事評頭論足,或是把一些陳舊的規矩打破,這樣心中的不滿之情就會堆積起來,稍有不忍,則會口出怨言,搞得事情更加棘手。與其如此,不如暫忍一時,尋求積極解決問題的辦法。
曹謹,字懷樸,清代道光時人。他參加河南鄉試,中了解元,後來又考取了進士,分發到福建省閩縣任知縣。福建的閩縣和侯官都以盛產瓷器聞名,按例每年都要向福建按察使衙門送上許多精貴的瓷器,名義上是請按察使檢查質量,好上貢皇帝宮廷,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索賄受賄行為。這一年侯宮縣知縣送的瓷器其價值在白銀1000兩以上,而曹謹送的瓷器卻隻值100兩左右的銀子。瓷器清單呈上之後,按察使很不高興,但又不好發作,他的門房窺知主人的意圖,於是仗勢作威,將曹謹送來的瓷器打碎了一半,其他的拒絕收受。曹謹為官比較清廉正直,這一次上任不久,就碰上了這件事,非常氣忿,但按察使是他的上級,他也沒有辦法,隻好忍氣吞聲,命手下人將瓷器抬回去。在清理瓷器碎片的時候,他無意中發現有一個瓷片上麵燒製有“富貴壽考”四個字,這四個字是康熙皇帝的禦筆,是康熙賜給福建安溪文淵閣大學士李光地的一塊匾額。燒窟的技工將這四個字描摹下來,然後縮小,再寫在瓷坯上燒成一隻大瓷鼎,作為樣品,準備貢獻給皇帝,不料被門房打碎了。
曹謹不由大喜,心裏想這就有辦法了。他將碎片拾起來用黃綾包好,然後去見按察使。到了廳堂,他既不請安,也不開口,手捧著黃綾包裹,徑直走到公案前,雙手將包裹放置公案上,然後退後一步,恭恭敬敬地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禮。按察使驚呆了,不知道這裏麵包著的是皇帝賜的什麼物品,隻好也跟著行三跪九叩首。禮畢之後,按察使問道:“不知皇上欽賜何物?”曹謹說:“請大人打開看看便知道了。”按察使打開一看,裏麵竟是一些碎瓷,不由大怒,責問道:“你為什麼這樣荒唐?”曹謹不慌不忙,把打碎的“富貴壽考”四個字拚好,說道:“這是聖祖仁皇帝(康熙皇帝)的禦筆,燒製在瓷鼎上,作為上貢樣品,送呈大人,不想大人門房,拒絕收受,把它打碎了,褻瀆先皇,罪在不赦,卑職惶恐萬分,不知如何處理,請大人發落。”按察使聽了大驚,他心裏清楚,門房打碎瓷器是知道自己嫌瓷器送少了,現在被曹謹抓住了把柄,如果張揚出去,被巡撫知道,參上一本,自己承受不起。看來隻好舍卒保帥了。於是他假裝發怒,說道:“有這等事!這還了得!”命令左右把門房抓來,當堂責打40大板,押赴大牢,聽候發落。
事畢,他設座待茶,對曹謹說:“此事多承關照,深為感佩。”曹謹知道他心中有愧,於是乘機進言,說道:“卑職所呈瓷器除了上貢樣品之外,其餘完全可滿足大人廚房茶灶的需要,門房勒索不遂,褻瀆先皇禦筆,險些釀成大禍,幸虧大人明斷,才了結此事。卑職聽說侯官知縣所送瓷器價值在白銀千兩以上,大人素來一清如水,絕不會多取民間一分一毫,這一定是左右的人蒙蔽侵吞,有損大人清譽,希望大人留意,不要因小失大。”按察使一聽,知道曹謹的這番話,表麵上很委婉,實際上卻很嚴厲,是在對他進行警告。他無可奈何,隻好順水推舟,立即下令將侯官縣所送瓷器除上貢樣品外,其餘的一律退回,對侯官知縣痛加申斥,對曹謹則予以表揚。封建官場這一行之多年的陋規陋欲,被正直機敏的曹謹抓住機會一舉就革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