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特羅凡收到指令,要把蔬菜還有院子裏種的其他東西供給遠在一百五十英裏外的主人食用,阿克西尼婭則受命看管一頭蒂羅爾種的奶牛,這頭牛是花大價錢從莫斯科買來的,但是從買來至今它從未產出過一滴牛奶。她還看管一隻有冠子的灰色公鴨,這是唯一的“老爺家的”家禽。他們的七個孩子,因為年齡尚小,沒有派遣給他們特殊的任務,然而正是這點,使他們一個個都長成了不折不扣的懶鬼。
我在園丁家住過兩次,而我每次經過他們家的時候,總是會向他們買一些黃瓜。那些黃瓜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在夏天的時候已經長得碩大,淡而無味,覆蓋一層黃色厚實的皮。正是在他們那,我第一次見到了斯喬普什卡。在那個地方,除了米特羅凡一家,一個老聾子格拉錫姆(他是個教會委員,所以出於福利製度讓他住在獨眼士兵的寡婦家的一個小房子裏),就沒有其他仆人了。所以至於我要向各位介紹的斯喬普卡什,不能簡簡單單地把他視作一個仆人,事實上,他根本就不是一個普通人。
但凡是人,在社會中總有這樣那樣的地位,總會有這樣那樣的關係。至於家仆呢,即使得不到工錢,至少也會得到所謂的“口糧”。而斯喬普卡什卻絕對沒有遵循這兩類生存之道的任何一種,他似乎跟任何人都沒有關係,沒人知道他的存在,甚至沒人知曉他的過去,村子裏沒有任何有關他的故事。人口調查數據庫中恐怕也未必有這麼個人。曾經有一個不明確的傳聞,說他曾經是某個人的隨從,不過這個傳聞就到此為止,至於他是誰,從哪兒來,是誰的子嗣,是怎麼成為舒米西諾村上的人的,他身上那件萬年不變的粗棉布外套是哪兒來的,住哪兒,靠什麼維持生計……以上所有的問題,絕沒有人知道,就連一丁點兒線索都沒有。而且,說句實話,其實根本就沒有人關心這些和他有關的問題。
隻有特羅菲梅齊大老爺(他對所有家仆直係四代的家譜都了如指掌)有一次說過,他記得已故的老爺阿列克謝·羅曼內奇旅長出征回來時,輜重車上載著一個土耳其女人,而斯喬普卡什,則是這個女人的親戚。按照俄羅斯的舊習俗,過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在沿路擺上蕎麥餡餅和伏特加酒,用以款待路過的人,或者直接施舍給他們錢財。但即使是在這種日子裏,也不見斯喬普卡什擺設任何盛著食物的桌子,或者裝著美酒的木桶。他從來不向他主人行禮或者親吻主人的手,也從不為了祝老爺健康而一口氣幹掉管家手裏滿滿的一杯酒。
有時候,大概隻會有些好人心路過,施舍給這個可憐的窮人一塊吃剩了的餡餅。複活節的時候,人們對他喊“耶穌複活啦”,但是他從不卷起沾滿油汙的衣袖,從沒有在口袋裏掏出過一枚複活節彩蛋,眨著眼睛喘著氣把它送給某個少爺或是太太。夏天,他住在雞棚子旁邊一間小小的儲藏室裏;冬天,他就住在澡堂子的接待室裏;更冷的時候,他就在幹草棚裏過夜。有時候人們會發狠踢他一腳,但是從沒有一個人跟他談過話。至於他,似乎從出生開始就沒有因為要說話而開過口。
米特羅凡收到指令,要把蔬菜還有院子裏種的其他東西供給遠在一百五十英裏外的主人食用,阿克西尼婭則受命看管一頭蒂羅爾種的奶牛,這頭牛是花大價錢從莫斯科買來的,但是從買來至今它從未產出過一滴牛奶。她還看管一隻有冠子的灰色公鴨,這是唯一的“老爺家的”家禽。他們的七個孩子,因為年齡尚小,沒有派遣給他們特殊的任務,然而正是這點,使他們一個個都長成了不折不扣的懶鬼。
我在園丁家住過兩次,而我每次經過他們家的時候,總是會向他們買一些黃瓜。那些黃瓜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在夏天的時候已經長得碩大,淡而無味,覆蓋一層黃色厚實的皮。正是在他們那,我第一次見到了斯喬普什卡。在那個地方,除了米特羅凡一家,一個老聾子格拉錫姆(他是個教會委員,所以出於福利製度讓他住在獨眼士兵的寡婦家的一個小房子裏),就沒有其他仆人了。所以至於我要向各位介紹的斯喬普卡什,不能簡簡單單地把他視作一個仆人,事實上,他根本就不是一個普通人。
但凡是人,在社會中總有這樣那樣的地位,總會有這樣那樣的關係。至於家仆呢,即使得不到工錢,至少也會得到所謂的“口糧”。而斯喬普卡什卻絕對沒有遵循這兩類生存之道的任何一種,他似乎跟任何人都沒有關係,沒人知道他的存在,甚至沒人知曉他的過去,村子裏沒有任何有關他的故事。人口調查數據庫中恐怕也未必有這麼個人。曾經有一個不明確的傳聞,說他曾經是某個人的隨從,不過這個傳聞就到此為止,至於他是誰,從哪兒來,是誰的子嗣,是怎麼成為舒米西諾村上的人的,他身上那件萬年不變的粗棉布外套是哪兒來的,住哪兒,靠什麼維持生計……以上所有的問題,絕沒有人知道,就連一丁點兒線索都沒有。而且,說句實話,其實根本就沒有人關心這些和他有關的問題。
隻有特羅菲梅齊大老爺(他對所有家仆直係四代的家譜都了如指掌)有一次說過,他記得已故的老爺阿列克謝·羅曼內奇旅長出征回來時,輜重車上載著一個土耳其女人,而斯喬普卡什,則是這個女人的親戚。按照俄羅斯的舊習俗,過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在沿路擺上蕎麥餡餅和伏特加酒,用以款待路過的人,或者直接施舍給他們錢財。但即使是在這種日子裏,也不見斯喬普卡什擺設任何盛著食物的桌子,或者裝著美酒的木桶。他從來不向他主人行禮或者親吻主人的手,也從不為了祝老爺健康而一口氣幹掉管家手裏滿滿的一杯酒。
有時候,大概隻會有些好人心路過,施舍給這個可憐的窮人一塊吃剩了的餡餅。複活節的時候,人們對他喊“耶穌複活啦”,但是他從不卷起沾滿油汙的衣袖,從沒有在口袋裏掏出過一枚複活節彩蛋,眨著眼睛喘著氣把它送給某個少爺或是太太。夏天,他住在雞棚子旁邊一間小小的儲藏室裏;冬天,他就住在澡堂子的接待室裏;更冷的時候,他就在幹草棚裏過夜。有時候人們會發狠踢他一腳,但是從沒有一個人跟他談過話。至於他,似乎從出生開始就沒有因為要說話而開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