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開這個公司的主意,是想挽回利權,學印度的法子,合園戶說通,歸我們經理,聽園戶合商家聯成一氣。把四散的園戶,結成個團體,湊合的商人,也並做一公司。再者,製茶的法子,就使暫用人工,也要十分講究。最壞是,我們茶戶專門作假,綠茶呢,把顏色染好,紅茶呢,攙和些土在裏麵,甚至把似茶非茶的樹葉混在裏麵,難怪人家上過一次當,第二次不敢請教了。倘若合了公司戶商一氣,好好監視,這種弊病先絕了,茶能暢銷外洋,這不是商家的大幸麼?(第五回)
中國茶業在外國所以會失敗的原因,這是最主要的。故書裏主張籌足資本,購買機器,完全改用科學方法來焙製。戴山道:
“我們收了青葉,曬得棉軟,把來倒入機器,每兩刻時卷得勻淨圓緊,然後用機器烘焙。這機器名為‘押皮杜拉符’,有抽氣管,叫茶味不散,從前用爐火烘焙,那煙氣都貫入茶裏。如今用這機器,安好煙囪,烘焙起來,免了許多弊病。烘焙好了,篩來長短整齊。那裝箱又是件要緊的事。我們把製好的熟茶,用竹籮盛著,外麵裹了鉛皮,再釘入箱裏,閉得極嚴。隨他擱到許久,開出來香味撲鼻,再不散的。我們公司裏,派人出去,到各處出茶的山上,安放機件,隨收隨製。”(第八回)
“實行工商戰”,許多有誌者是如此想,而且奔走號呼,拿出錢來,並有許多很切實的計劃,把“手工”變為“機械”。如揚州豪商的想“自己運了西洋機器來,紡織各種新奇花樣絲綢等類,奪他們外洋進來的絲布買賣”。如戴山的改良茶業計劃。但是結果怎樣呢?經濟耗盡,事業無成,都被一些掮客部下,用新術語新口號哄騙、中飽、揮霍盡了。錢伯廉、汪步青可說是這些人物的代表。
姬文之意若曰:中國的工商業是一天一天的在向下衰落了,不事振興,將無出路。抱如此熱望,輸大量經濟的,並不是沒有其人,如揚州的豪商,粵南的巨賈。無如中國的商人,太沒有商業道德,太不想到事業,隻會中飽,隻會狂嫖浪賭,以至於什麼都無成,弄得有心人也裹足不敢前。他把這一切暴露出來,引起大家注意,希望有所改革。
從這僅有的一部晚清反映商業的小說裏,連工商戰的一點麵影都看不到,總不能說不是一件遺憾。但作者所想暴露的,是相當做到了。錢伯廉、汪步青幾個人物寫得不差。到後來卻犯了當時作家的通病,誇大的寫,而且拉得很遠。寫屎老爺的捐官,屎太太的請客,香老爺(因賣花發財的)家宴會,簡直是誇張到使人決不敢信以為真。
此書最初發表於《繡像小說》,二十五回,未完。光緒三十四年(一九〇八),由商務印單行本,二冊,三十六回,全。可惜當時很少有人注意。晚清的小說,部分涉及商人的很多,有李伯元所寫的北京替人經手買官的錢商(《官場現形記》),吳趼人所寫的卑鄙齷齪暴發的買辦(《發財秘訣》),但無論怎樣,我們沒有方法在那些小說裏找到完全的商業活動的麵影,有《市聲》一書,可說是已經很不容易了。
我開這個公司的主意,是想挽回利權,學印度的法子,合園戶說通,歸我們經理,聽園戶合商家聯成一氣。把四散的園戶,結成個團體,湊合的商人,也並做一公司。再者,製茶的法子,就使暫用人工,也要十分講究。最壞是,我們茶戶專門作假,綠茶呢,把顏色染好,紅茶呢,攙和些土在裏麵,甚至把似茶非茶的樹葉混在裏麵,難怪人家上過一次當,第二次不敢請教了。倘若合了公司戶商一氣,好好監視,這種弊病先絕了,茶能暢銷外洋,這不是商家的大幸麼?(第五回)
中國茶業在外國所以會失敗的原因,這是最主要的。故書裏主張籌足資本,購買機器,完全改用科學方法來焙製。戴山道:
“我們收了青葉,曬得棉軟,把來倒入機器,每兩刻時卷得勻淨圓緊,然後用機器烘焙。這機器名為‘押皮杜拉符’,有抽氣管,叫茶味不散,從前用爐火烘焙,那煙氣都貫入茶裏。如今用這機器,安好煙囪,烘焙起來,免了許多弊病。烘焙好了,篩來長短整齊。那裝箱又是件要緊的事。我們把製好的熟茶,用竹籮盛著,外麵裹了鉛皮,再釘入箱裏,閉得極嚴。隨他擱到許久,開出來香味撲鼻,再不散的。我們公司裏,派人出去,到各處出茶的山上,安放機件,隨收隨製。”(第八回)
“實行工商戰”,許多有誌者是如此想,而且奔走號呼,拿出錢來,並有許多很切實的計劃,把“手工”變為“機械”。如揚州豪商的想“自己運了西洋機器來,紡織各種新奇花樣絲綢等類,奪他們外洋進來的絲布買賣”。如戴山的改良茶業計劃。但是結果怎樣呢?經濟耗盡,事業無成,都被一些掮客部下,用新術語新口號哄騙、中飽、揮霍盡了。錢伯廉、汪步青可說是這些人物的代表。
姬文之意若曰:中國的工商業是一天一天的在向下衰落了,不事振興,將無出路。抱如此熱望,輸大量經濟的,並不是沒有其人,如揚州的豪商,粵南的巨賈。無如中國的商人,太沒有商業道德,太不想到事業,隻會中飽,隻會狂嫖浪賭,以至於什麼都無成,弄得有心人也裹足不敢前。他把這一切暴露出來,引起大家注意,希望有所改革。
從這僅有的一部晚清反映商業的小說裏,連工商戰的一點麵影都看不到,總不能說不是一件遺憾。但作者所想暴露的,是相當做到了。錢伯廉、汪步青幾個人物寫得不差。到後來卻犯了當時作家的通病,誇大的寫,而且拉得很遠。寫屎老爺的捐官,屎太太的請客,香老爺(因賣花發財的)家宴會,簡直是誇張到使人決不敢信以為真。
此書最初發表於《繡像小說》,二十五回,未完。光緒三十四年(一九〇八),由商務印單行本,二冊,三十六回,全。可惜當時很少有人注意。晚清的小說,部分涉及商人的很多,有李伯元所寫的北京替人經手買官的錢商(《官場現形記》),吳趼人所寫的卑鄙齷齪暴發的買辦(《發財秘訣》),但無論怎樣,我們沒有方法在那些小說裏找到完全的商業活動的麵影,有《市聲》一書,可說是已經很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