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相遇柏林(1 / 2)

德國柏林市。

1970年的一個蕭瑟冬日,剛剛上任的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來到了波蘭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二戰中,波蘭有250萬猶太人在集中營裏飽經痛苦、絕望的折磨,最終無助地死去。在冰涼的風中,勃蘭特一步步走到死難者的墓碑前,在全世界的注視下,這位二戰中反納粹的英勇鬥士,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震驚不已的動作:他跪倒在地。

一位記者寫道:“不必這樣做的他,替所有必須跪而沒有跪的人跪下了。”

跪下去的是勃蘭特,站起來的是德意誌。二戰後,聯邦德國開始陸續向遭受德國法西斯迫害的受害者及其遺屬支付巨額賠款,教育部門則將法西斯暴行列為曆史教科書的中心內容,強調“關鍵的任務是教育下一代”,要“將防止曆史悲劇重演的職責視為己任”。勇於承擔曆史責任的德國回到了歐洲的懷抱,也回到了世界舞台。

這些都是德國的曆史,而此刻已經是1990年。這是秦少遊第一次來到德國,他對德國人的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自強不息的精神感到欽佩,不過欽佩歸欽佩,這和一個華裔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來具體的考察德國的經濟,雖然考察已經結束,秦少遊的私人財團已經回到美國,但是秦少遊沒有急於回去,每次工作完,他都要放鬆一下自己。

有人說:“來了柏林不去勃蘭登堡門,那等於沒有來過柏林。”

勃蘭登堡門(Brae)位於柏林市中心菩提樹大街和6月17日大街的交彙處,是柏林市區著名的遊覽勝地和德國統一的象征。公元1753年,普魯士國王弗裏德利希?威廉一世定都柏林,下令修築共有14座城門的柏林城,因此門坐西朝東,弗裏德利希?威廉一世便以國王家族的發祥地勃蘭登命名。初時此門僅為一座用兩根巨大的石柱支撐的簡陋石門。1788年,普魯士國王弗裏德利希?威廉二世統一德意誌帝國,為表慶祝,遂重建此門。當時德國著名建築學家卡爾?歌德哈爾?閬漢斯受命承擔設計與建築工作,他以雅典古希臘柱廊式城門為藍本,設計了這座凱旋門式的城門,並於1791年竣工。重建後的城門高20米,寬65.6米,進深11米,門內有5條通道,中間的通道最寬。據史書記載,中間的通道在1918年德皇退位前僅允許皇族成員行走。而此刻秦少遊就步行在凱旋門的中間通道上,邊走邊欣賞這幾百年前的名勝古跡。

時間已經是傍晚5點14分,秦少遊一個人也走的有點累了,看到旁邊有一間小酒館,就想進去喝一杯輕鬆一下。

德國的小酒館都是極具特色的,酒館前的屋簷下一個鐵棍下麵掛著一個小木牌,一麵刻著一個酒桶的圖案,一麵是酒店的商標,而這家小酒館印的是德國的國花矢車菊。秦少遊輕輕的推開半高的活動門,走了進去,裏麵很安靜,大家都在聊著天,一個穿著複古的日耳曼傳統服飾的德國小姑娘,正在吧台後一手托著頭,一手輕輕的翻著書頁,不時的輕笑出聲。秦少遊慢步走到酒館吧台旁,找了個位置坐下,輕輕的敲了敲吧台的台麵。

小姑娘抬起頭看了看秦少遊,放下手中的書,熱情的招呼道:“你好,先生,需要點什麼?”

“一杯紮啤,謝謝。”秦少遊回答道,一邊輕輕的揉捏著自己的大腿,順便擺了一個讓自己感覺到舒服的姿勢。

“好的,你稍等。”小姑娘答應著,從身後的啤酒架上拿起一個幹淨的紮啤杯,然後擰開旁邊的一個大酒桶下麵的龍頭開關,接了滿滿一大杯,白色的啤酒泡沫已經蔓延道酒杯的外沿,卻沒有溢出來,小姑娘把酒杯放在秦少遊的麵前說道,“你慢用。”做完這些事情,她又拿起剛才放下的書,認真的看了起來。

在德國,咖啡館很少,類似這樣的酒館很多,就連女人平時也是大口大口的喝著啤酒,秦少遊端起自己麵前的酒杯,喝了一大口,不錯,地道的德國黑麥啤酒,口感很純正。

清涼的啤酒驅散了疲勞,秦少遊放下酒杯,開始打量周圍的環境,剛掃了一圈,眼光就已經被坐在靠窗戶的兩個女人吸引住了,一個妖媚動人,一個淡妝素裹,兩人似乎正在討論什麼話題,聲音很輕,秦少遊離的有點遠聽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