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 / 3)

蜀國在《三國演義》中是一個很典型的國家,帝王隻有劉備、劉禪兩位,國運也是先強後弱,對比鮮明。原因何在?究其原因,乃在帝王自身。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下山輔政,且劉備自己勤政愛民,文韜武略,政紀嚴明,因而獲得臣民愛戴,能夠偏安一隅,與魏、吳形成鼎足之勢,並與魏國分庭抗禮;到了劉禪主政時期,閉目塞聽,荒淫無度,不求上進,孔明死後,劉禪更聽信奸臣黃皓之言,置智勇雙全的薑維於報國無門之地,最後隻能俯首投降。從曆史的視角看,有了明君,賢能之士才有用武之地,國家才能昌盛起來。這些道理在現代社會也是一樣的。

就為臣來說,必須選好君,沒有賢明的君主,再忠誠精幹的臣子也無用武之地,甚至白白搭上自己的性命。因而有呂布不用陳宮之謀,招致兵敗城破;曹操妄殺忠臣,致使赤壁之敗。在今天,有用之才,也必須選好單位,選好領導,讓自己有施展才幹的舞台。如果你忠心於他,他卻隻把你當作物品,榨幹可用之處就扔掉,這樣的領導不足與謀。而且,單位的發展取決於人才的結構和運用,下屬向領導提意見,很容易觸及部分人的利益,如果領導不能權衡利弊,不能保護下屬,不僅事辦不成,而且得罪人,甚或交惡,最後無容身之地。

通觀《三國演義》,數百年的曆史轉瞬即逝,叱吒一時的曆史人物如過眼雲煙。讀後不免感慨萬千,頓悟“人生苦短”之真諦,再一次幽思人生意義之何在。

有人說,人生的全部意義在於追求。沒有追求,紅日哪能噴薄而出,帆船哪能破浪而飛?沒有追求,青年的血液也會停止奔流。我不免要問,追求什麼?追求榮華富貴,則有賣主求榮最後招惹殺身之禍的張鬆;追求英雄美譽,則有三敗於諸葛亮最後負氣殞命的周瑜;追求安逸享樂,則有荒淫無度最後喪失祖業的劉禪……

我以前認為,人生的意義,簡單直白地說,就是讓自己生活得快樂一些。可是,隻以快樂作為生活的圭臬,則不會有因兒守孝不忠而自縊身亡的徐庶之母,不會有因弟強惡不化而歸隱於山的孟獲之兄,不會有因操奸詐而拒降受死的陳宮……

蓋“快樂”,人生意義的一種目的而已;夫“追求”,人生意義的一種境界而已。隻言“快樂”,乃自私自利,甚或苟且偷生;僅談“追求”,乃利令智昏,或會迷失方向。故兩者皆不得要旨,不能配於“意義”之高尚。

愚以為,人生意義在於確立正確的信念,並捍衛和實現之。故而有劉備勤政愛民,禮賢下士,促進三足鼎立局麵之形成;故而有關羽忠心護主,輾轉馳騁,終被後人奉為神靈倍加敬仰;故而有吉平誓除奸黨,捐軀報主,留下美名流芳千古。蓋為君者,事於蒼生;為臣者,忠於主上;為妻者,誠於郎君;為弟者,悌於兄長;為官者,念於百姓……

蜀國在《三國演義》中是一個很典型的國家,帝王隻有劉備、劉禪兩位,國運也是先強後弱,對比鮮明。原因何在?究其原因,乃在帝王自身。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下山輔政,且劉備自己勤政愛民,文韜武略,政紀嚴明,因而獲得臣民愛戴,能夠偏安一隅,與魏、吳形成鼎足之勢,並與魏國分庭抗禮;到了劉禪主政時期,閉目塞聽,荒淫無度,不求上進,孔明死後,劉禪更聽信奸臣黃皓之言,置智勇雙全的薑維於報國無門之地,最後隻能俯首投降。從曆史的視角看,有了明君,賢能之士才有用武之地,國家才能昌盛起來。這些道理在現代社會也是一樣的。

就為臣來說,必須選好君,沒有賢明的君主,再忠誠精幹的臣子也無用武之地,甚至白白搭上自己的性命。因而有呂布不用陳宮之謀,招致兵敗城破;曹操妄殺忠臣,致使赤壁之敗。在今天,有用之才,也必須選好單位,選好領導,讓自己有施展才幹的舞台。如果你忠心於他,他卻隻把你當作物品,榨幹可用之處就扔掉,這樣的領導不足與謀。而且,單位的發展取決於人才的結構和運用,下屬向領導提意見,很容易觸及部分人的利益,如果領導不能權衡利弊,不能保護下屬,不僅事辦不成,而且得罪人,甚或交惡,最後無容身之地。

通觀《三國演義》,數百年的曆史轉瞬即逝,叱吒一時的曆史人物如過眼雲煙。讀後不免感慨萬千,頓悟“人生苦短”之真諦,再一次幽思人生意義之何在。

有人說,人生的全部意義在於追求。沒有追求,紅日哪能噴薄而出,帆船哪能破浪而飛?沒有追求,青年的血液也會停止奔流。我不免要問,追求什麼?追求榮華富貴,則有賣主求榮最後招惹殺身之禍的張鬆;追求英雄美譽,則有三敗於諸葛亮最後負氣殞命的周瑜;追求安逸享樂,則有荒淫無度最後喪失祖業的劉禪……

我以前認為,人生的意義,簡單直白地說,就是讓自己生活得快樂一些。可是,隻以快樂作為生活的圭臬,則不會有因兒守孝不忠而自縊身亡的徐庶之母,不會有因弟強惡不化而歸隱於山的孟獲之兄,不會有因操奸詐而拒降受死的陳宮……

蓋“快樂”,人生意義的一種目的而已;夫“追求”,人生意義的一種境界而已。隻言“快樂”,乃自私自利,甚或苟且偷生;僅談“追求”,乃利令智昏,或會迷失方向。故兩者皆不得要旨,不能配於“意義”之高尚。

愚以為,人生意義在於確立正確的信念,並捍衛和實現之。故而有劉備勤政愛民,禮賢下士,促進三足鼎立局麵之形成;故而有關羽忠心護主,輾轉馳騁,終被後人奉為神靈倍加敬仰;故而有吉平誓除奸黨,捐軀報主,留下美名流芳千古。蓋為君者,事於蒼生;為臣者,忠於主上;為妻者,誠於郎君;為弟者,悌於兄長;為官者,念於百姓……

當今,於芸芸眾生者,誠信守法為本,理想追求為鵠;於達官顯貴者,體惜民眾為根,創新求進為旨。豈不聞“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乎?

(2003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