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勳勸阻說:“當初齊國崔杼弑君,魯國慶父篡位,這兩國難道沒有讀書人嗎?現在當務之急是要想辦法平定叛亂,消除災難,你卻奇思妙想,做些讓人不解的事情,既讓涼州人怨恨,又會被朝廷視為不稽,我實在無法理解。”
宋梟不聽,上書朝廷,報告了自己的計劃。
果然,沒多久,朝廷的詔書就來了,把宋梟斥責一番,以平叛不力將其免職。
楊雍接任涼州刺史,上表保舉蓋勳兼任漢陽太守。
中平三年(186年),楊雍免職,耿鄙接任涼州刺史。耿鄙上任後,積極征調六郡士兵備戰,但任人唯親,專信治中從事程球,而程球自私貪婪,涼州的士人們都討厭他。
蓋勳認為耿鄙必敗,便棄官回家。
涼州地區,在北宮伯玉等人的帶動下,不斷有人起兵造反。
官府為了籌措進討軍費,不斷加征賦稅,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
司徒崔烈建議放棄涼州。
漢靈帝下詔,讓公卿百官商議崔烈的建議。
議郎傅燮正顏厲色地說:“司徒位居高位,卻說這麼混賬的話。隻有斬了他,天下才能安定。”
尚書認為傅燮在宮殿上公開侮辱朝廷重臣,罪該萬死,上書彈劾。
漢靈帝叫傅燮陳述大罵崔烈的理由,進行自我辯護。
傅燮回答說:“以前樊噲因為匈奴冒頓單於冒犯中國,出於忠義激憤,要求出兵征討,這是人臣的本分,而季布還說:‘樊噲應該處死。’涼州地處交通要道,是守護國家西邊門戶的戰略要地。高祖剛剛平定天下時,就讓酈商去占領隴右。武帝開疆拓土,設立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大家一致叫好,認為這等於是切斷了匈奴的右臂。現在,涼州地方官員治理失當,全州起來造反,崔烈身為宰相,不為國家考慮如何平定叛亂的策略,反而要舍棄這塊廣袤萬裏的國土,我感到困感不解。如果讓胡人得逞,在此地久居下來,兵強馬壯,鎧甲堅實,據此作亂,將是天下最大的憂患,甚至會危及政權的穩固。假如崔烈不懂這一點,說明他極端愚蠢,如果他懂得這些道理,卻故意提此建議,則是不忠。”
漢靈帝聽了傅燮的辯解,認為說得對。
日期:2021-09-0518:52:12
五亂起涼州(3)
正值此時,北宮伯玉等數萬騎兵入侵三輔,逼近皇家陵園,漢靈帝急忙下詔,將正在前線鎮壓黃巾軍的左車騎將軍皇甫嵩調回,鎮守長安,指揮大軍討伐。
皇甫嵩在征討張角時,途經鄴城,看到中常侍趙忠建造的住宅超過了規定,便上奏朝廷予以沒收,由此得罪了趙忠。
後來,中常侍張讓又私下向皇甫嵩索賄五千萬錢,被皇甫嵩拒絕。
趙忠、張讓二人聯手,在漢靈帝麵前說皇甫嵩的壞話,說他久戰不勝,不但沒有戰功,還白白浪費了大批軍用物資。
於是,漢靈帝便將皇甫嵩召回洛陽,收回左車騎將軍的印信綬帶,並把他的封邑削減六千戶。
八月,朝廷任命司空張溫為車騎將軍、假節,執金吾袁滂為副手,率軍征討北宮伯玉。
並任命中郎將董卓為破虜將軍,與蕩寇將軍周慎一起歸張溫指揮。
董卓(?-192年),字仲穎,隴西臨洮(今甘肅岷縣)人,生於潁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