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文學之樹上攀爬的猴子(1 / 1)

後記 文學之樹上攀爬的猴子

時值丙申猴年歲尾,我坐在南下的高鐵上,從北方一座小城奔赴全國微小說創作基地——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參加2016年武陵“德孝廉”杯全國微小說精品獎頒獎活動。是拙作《掛曆上的數字》給了我這一良機,是原發期刊《百花園》給了我這一良機,是權威的《小說選刊》給了我這一良機,是美麗的常德給了我這一良機。

感謝默默作嫁衣裳的人們!

我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寫作,就像懶人栽樹,東一棵,西一棵。日子久了,不期竟成了一小片森林,亦綠意盎然,茂密葳蕤。這不也可喜可賀嗎?我篤信,隻要堅守與執著,神就會附身。

我結識的一位文學前輩曾說過,他已八十高齡,耳不聾,眼不花,就是得益於文學寫作。他已洋洋灑灑寫了幾百萬字。他真誠地說,寫作使他年輕,是他活不老的秘訣。他還慷慨激昂地表態,這輩子要活到老寫到老。

這就是文學的魅力。

望望眼前我的文學森林,我宛如一隻健碩的靈猴,在棵棵大樹上奮力攀爬,一旦發現了赤橙黃綠青藍紫的果子,遂樂此不疲地采摘並快樂分享!

英國作家多麗絲·萊辛說:“如果沒有文學寶庫,我們將多麼貧乏,多麼空虛。”文學的森林就在麵前,充沛的氧氣可以洗你的腦,洗你的肺,洗你的心,這“三洗”還不夠嗎?

許心龍

2016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