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陪伴龍兒的過程中,我心裏一直嘀咕著:“瞧瞧人家孩子,怎麼就願意跟著教練做動作呢?這孩子,說好了是來體驗跆拳道的,怎麼這麼不懂事呢?真想把他拎起來,先練了拳再玩!”但在行動上我沒有對龍兒進行幹涉。這點需要感謝我的職業素養,那就是重視用戶需求。在管理界有個說法叫作“用戶的需求是可以創造出來的”。於是,我像潛伏在龍兒身邊的臥底,用心琢磨著怎樣能夠創造他內心的需求,讓他更願意接受外界的調教。

現在回想起來,我的用心一定是被龍兒感應到了,他竟然沒有表露出對任何興趣班有興趣。

如果他表示了興趣,而我給他報了名,我肯定也會麵臨很多媽媽遇到的糾結。“哎呀,最初是他同意報名的,現在他又不肯去了。難道就任由他這樣半途而廢?”幾年前,我受邀去做講座的時候,曾幹脆地回答道:“興趣班是以興趣為主的,沒興趣就不去了唄。”現在想來,是因為我在這件事上沒有遇到兩難境地,才會如此無關痛癢地解答。

最近有位媽媽問我:“孩子報了鋼琴班,卻不按照老師的要求練琴,我擔心孩子就此生疏了,上課時被老師批評再喪失了信心。我這心裏百爪撓一般,真是皇上不急太監急。想催他練琴又怕他反感;說要給他停了課索性別上了,他還不同意。你說怎麼辦?如果就不管不顧地給他停了課,長大後他會不會怪媽媽當年沒有逼他堅持下來,明明他是那麼喜歡彈鋼琴。”

……

類似的兩難境地,每個媽媽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已經在這世上行走了三四十年的我們,思維發達,孩子的一個行為剛一發生,我們的最強大腦已經能推演出各種可能的不良後果及相應的防禦機製。

這個時代流行著一種觀點:孩子是沒有問題的,問題一定出在家長身上。這句話本質上沒有錯,但是這句話被我們的大腦利用來抽打我們的心。孩子的行為稍微與預期不同,心就被大腦的警報搞得無法安定,在悸動中,焦躁地尋求著解決方案。

二、心做主人,告訴自己莫慌,一切都很正常

我也曾為孩子的某些行為求教專家,惶惶然生怕是自己不當的育兒方式造成的,直到有一天……

龍兒四歲那年上大班了,班裏孩子的年齡從四歲到六歲不等。男生群體有一個領袖,是五歲半的冉冉。幼兒園老師也時常對冉冉說:“去把你的兵都叫來。”這更加確立了冉冉不同於其他小朋友的地位。

實際上,真正被冉冉欺負狠的反而是冉冉的兵。龍兒當時智慧地保護著自己,遊走在這個主流群體之外,沒怎麼受到影響。

沒想到幼兒園召集班裏男生家長開會,竟然將不在冉冉兵將行列的孩子們列入“弱勢群體”,然後再根據問題都出在家長身上的邏輯,要求各位家長反思。

在陪伴龍兒的過程中,我心裏一直嘀咕著:“瞧瞧人家孩子,怎麼就願意跟著教練做動作呢?這孩子,說好了是來體驗跆拳道的,怎麼這麼不懂事呢?真想把他拎起來,先練了拳再玩!”但在行動上我沒有對龍兒進行幹涉。這點需要感謝我的職業素養,那就是重視用戶需求。在管理界有個說法叫作“用戶的需求是可以創造出來的”。於是,我像潛伏在龍兒身邊的臥底,用心琢磨著怎樣能夠創造他內心的需求,讓他更願意接受外界的調教。

現在回想起來,我的用心一定是被龍兒感應到了,他竟然沒有表露出對任何興趣班有興趣。

如果他表示了興趣,而我給他報了名,我肯定也會麵臨很多媽媽遇到的糾結。“哎呀,最初是他同意報名的,現在他又不肯去了。難道就任由他這樣半途而廢?”幾年前,我受邀去做講座的時候,曾幹脆地回答道:“興趣班是以興趣為主的,沒興趣就不去了唄。”現在想來,是因為我在這件事上沒有遇到兩難境地,才會如此無關痛癢地解答。

最近有位媽媽問我:“孩子報了鋼琴班,卻不按照老師的要求練琴,我擔心孩子就此生疏了,上課時被老師批評再喪失了信心。我這心裏百爪撓一般,真是皇上不急太監急。想催他練琴又怕他反感;說要給他停了課索性別上了,他還不同意。你說怎麼辦?如果就不管不顧地給他停了課,長大後他會不會怪媽媽當年沒有逼他堅持下來,明明他是那麼喜歡彈鋼琴。”

……

類似的兩難境地,每個媽媽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已經在這世上行走了三四十年的我們,思維發達,孩子的一個行為剛一發生,我們的最強大腦已經能推演出各種可能的不良後果及相應的防禦機製。

這個時代流行著一種觀點:孩子是沒有問題的,問題一定出在家長身上。這句話本質上沒有錯,但是這句話被我們的大腦利用來抽打我們的心。孩子的行為稍微與預期不同,心就被大腦的警報搞得無法安定,在悸動中,焦躁地尋求著解決方案。

二、心做主人,告訴自己莫慌,一切都很正常

我也曾為孩子的某些行為求教專家,惶惶然生怕是自己不當的育兒方式造成的,直到有一天……

龍兒四歲那年上大班了,班裏孩子的年齡從四歲到六歲不等。男生群體有一個領袖,是五歲半的冉冉。幼兒園老師也時常對冉冉說:“去把你的兵都叫來。”這更加確立了冉冉不同於其他小朋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