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蟬
那時侯汝同誌還在一所學校裏教書育人。
這是個窗外亂竄著西北風的怪叫聲的冬夜。汝同誌正端坐在自己的鬥室裏,為第二天要上的一堂跟其職稱評定有關的校內公開課準備著教案。忽然,女兒推門進來,手指著一本書問汝同誌道:爸,“噤若寒蟬”是什麼意思呀?
哦,這是個成語,意思是像冷天的知了那樣一聲不吭,也就是形容不敢做聲。汝同誌脫口答道,而且,緊接著他又引經據典地給女兒講起了這一成語的出處來:《後漢書·杜密傳》中有這樣一段話……
但女兒卻立刻打斷了汝同誌的話頭,說:爸爸,我剛查過《成語大詞典》,你說的我都已經知道了。問題是:冷天哪還有知了呀?像現在,要是有人說他見著知了了,那他不是個神經病才怪呢,因為知了早都鑽到地下過冬去了呀。所以我覺得:拿不存在的所謂“寒蟬”去形容不敢說話,那是在瞎比喻嘛!
聽了女兒的這席話,大學中文係本科畢業的汝同誌不禁心頭一愣:嘿,女兒說得很有道理呀,我怎麼就從來都沒想過冷天究竟有沒有知了,也沒去想過“噤若寒蟬”到底是瞎比喻還是什麼呢?
於是,有所思的汝同誌便也有所悟了。
於是,第二天的那堂公開課上,在給學生分析講解作文用詞要準確的道理時,汝同誌便以“噤若寒蟬”為例,說了他女兒的發現和看法,也談了他自己的認識與感想……
下課後,汝同誌覺得這堂課實在是他做教師以來上得最為順暢也最為成功的一堂課。
然而,也就是在下課後,前來聽課的校長,卻容不得汝同誌那想去“W·C”輕鬆一下的念頭付諸實施,便當即將汝同誌叫進了位於教學大樓最高層的校長辦公室。
你怎麼可以這樣上課呢!才進辦公室的門,校長就朝汝同誌劈頭蓋臉了這麼一句,然後又道:既然早在《後漢書》上就已寫著“寒蟬”兩字,你就根本沒必要再去疑神疑鬼嘛!再說,你這麼講了,叫學生到底是照書上說的去理解呢,還是按你說的去理解?特別是倘若以後考試時正好考到這個詞的解釋,你倒說說看:學生究竟該如何回答是好呢?
這麼說著,校長似是口幹了,就順手操起辦公桌上的茶杯咕咚咕咚喝了好幾口的茶,隨後一抹嘴,同時換了種口氣告訴汝同誌道:實話跟你說吧,要不是我覺得你平時的工作總的來說還是很不錯的,否則,就憑這一堂課,我便肯定不會再考慮讓你晉升職稱的事呢……當然,在這裏,我也還是有責任也有必要要提醒你:你可要千萬千萬注意,等到局裏的職稱考評組來聽你的課時,你可無論如何都不可以再這樣隨心所欲地講課了!
哦,這自然是汝同誌所始料不及的,而且,老實說,汝同誌對校長的觀點又實在是不敢苟同的。因此,汝同誌就隻差一點要在校長的辦公室裏跟校長理論起來。不過,轉念想到校長似乎也是出於好心,而且這畢竟關係著自己職稱晉升這樣的大事,而這種大事又……
於是,汝同誌也就隻能在自己這天的日記中寫下了這樣的一段話:看來“寒蟬”確實是有的,譬如今天的我,至少是不能不去做一隻“寒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