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舒漫無目的走在寒夜的街頭,滿城的燈火,不知道為誰而亮,今日楊舒從一個有房有車有事業的青年精英,變成了一個三無青年。
楊舒徽州霸都人士,是一名被扔在孤兒院門口的棄嬰。被孤兒院的老院長收留,在孤兒院中長大。可能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吧。
楊舒自小早慧,能夠幫著老院長帶帶孩子們。在學校的課程也不曾落下,九年義務教育的過程中,成績一直優異。
但是現實情況沒有辦法安心讀書,需要幫著老院長照顧還不懂事的孩子們。要想辦法撿瓶子,打零工,減免老院長的負擔。
所以在學校同學的眼裏,楊舒是一個比較怪癖的人。沒有哪個同學與他走的很近,倒是老師知道一些情況,也是盡量的給他申請獎學金。
但是高中的學費,可是不包含在九年義務教育的範疇了。費用支出太大,楊舒實在不願意給老院長的肩上在壓一座大山。
就去了部隊服役了五年,在部隊中還自學了大學工商管理的全部課程。因為自小獨立早慧,在部隊中也很有眼力見,這樣的人在這個環境非常吃香。
之所以選擇來到這裏,自然是因為這裏管吃管住。津貼工資全部都可以寄回去給老院長,部隊首長知道這些情況,也是打算將楊舒送入軍校進修。
隻是楊舒明白,自己努力變得有能力的根本原因,還是想回到地方。不是什麼支持地方建設,而是去溫暖那個有點駝背的老頭子。
那個半輩子都在溫暖別人的小老頭,總不能這麼一直讓他扛著。楊舒自小沒有家,如果說有,那就是那所簡陋的孤兒院了。
如果說家人,真正算得上的也就是老頭子一人了。所以在部隊服役五年後,毅然決然的回到了地方。
起先退役的事情還不敢跟老頭子說,生怕給他氣出個好歹來。畢竟在老頭子的眼中,那可是不鏽鋼的飯碗,可以吃上一輩子了,對於老爺子這種年輕時候挨餓受凍過來的人來說,能有一個官家的鐵飯碗比什麼不好?
而楊舒在回到地方後,經過五年的努力。自己開了一家品牌策劃公司,憑借著出色的商業眼光,踏實肯幹的團隊,在行業裏麵也有了不小的名氣。
前段時間剛剛為白酒行裏麵的三甲品牌做了策劃,不出意外的情況下,自然是能夠將孤兒院的設備在升升級。
公司是楊舒憑借退役費開設的,百分百的控股,在保障孤兒院日常開銷的情況下,楊舒也買了車房,前段時間老院長跟自己說了一些升級的想法。
楊舒剛好談下這筆生意,自然是滿口答應。可就在公司全體舉行慶功宴的時候,楊舒一口酒喝下,卻是胃裏莫名的翻江倒海。
在衛生間,看著馬桶裏那刺眼的紅色,楊舒大概知道自己身體應該是出了問題。畢竟這五年來,自己為了業務上的往來,每每身先士卒。
酒這個東西,每日適量就是萬藥之王。如果是每日海喝,無異於穿腸毒藥。更何況楊舒最先出名的就是白酒品牌的策劃,與這杯中之物自然是密不可分。
第二日楊舒失魂落魄的走出醫院,頭頂的陽光格外的刺眼。在這冬日裏也不曾給楊舒一點點的溫暖,拿著手上的診斷書,楊舒此刻是真的慌了。
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呢,在你以為老天爺還是待你不薄的時候。他輕蔑一笑告訴你,你波瀾壯闊的人生就是到這了。
“胃癌晚期,你還有三個多月的時間,不要到處亂跑了,因為隨時都有可能病發。”
醫生的話,雖然刺耳,但是告訴了楊楓什麼是現實。對於這樣的絕症,醫生隻能告訴一些盡可能方便的方法了。
也是啊,若是自己又跑去考察什麼項目,客死異鄉,怕是不好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