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六十年代開始,台灣的散文作家對文字的錘煉,可以用“刻意講求”四個字來形容,並由此出現了一批足以傳世的好作品;不過,這隻是問題的一個方麵,與此相伴地,也出現了一些玩弄所謂的“意象密度”的文字匠人,諸如“時間啊,攤開雙臂,讓我接受你的淩遲”一類寫法,一時間竟成了時尚;正是在這樣的人文背景下,我們讀到了桂文亞的散文,作家以筆代舌,“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她的樸素自然,猶如爽人的海風,給我們帶來了寶島的文化想象,也帶來了寶島椰林的清新。
讀桂文亞的散文,令人擊節讚賞的還有作家的幽默。桂文亞作品裏的幽默情趣,源自於作家對孩子的愛心,源自於作家快活的性情,也源自於作家通達敏銳的心智。西方有一位哲人說得好:“笑是人類智慧的第一次閃光。”這就是說,幽默,作為人類的一個審美範疇來說,它首先表現為作家對具有喜劇性內容的欣賞和創造能力。其間,有方法問題、技巧問題,但絕不是主要之點。幽默,從根本上說來,這是作家的智慧與美感的象征。桂文亞寫到一個名叫“噴雪”的花的名字時,順筆成趣:“最不喜歡的是‘噴雪’,這名字讓我聯想起一個奶油蛋糕糊在臉上,太霸氣了些。”桂文亞也是一位攝影愛好者,她在印第安人居住的村落旅行時,窗台上的小貓吸引了她的注意,“我拿起相機,像舉起來福槍瞄準獵物似的準確”。花的名字和窗台上的貓並不具有幽默意味,是作家的筆調賦予了這些事物以風趣的效果,且又帶著一種誠摯的溫情,字裏行間,透著明快活潑的意味,這是暖色調的幽默。這樣的幽默,是作家真情真性的自然流露。當然,在更多的時候,桂文亞身上的幽默情緒的表現,是動態的,呈開放性的,主動型的。每在她創作最為活躍的時候,或進入寫作的最佳狀態的時候,她筆端的幽默就會像泉水泡泡似的冒出來。桂文亞通過她明察秋毫的慧眼,通過她點石成金的手筆,為小讀者繪製了一幅幅富於生活情趣的幽默圖畫。前些年,桂文亞有過一次難忘的英倫之旅。在鼎鼎有名的劍橋學院,有一大片碧綠細嫩的草地,按照傳統的規定,“學生不許走草地,草地上隻準院士走——也許是院士的學問真的多了些,灌溉了草地的靈魂吧,這些小草看起來特別肥沃”。這是俊語,還不足以顯示出作家的幽默才能;接下來,桂文亞又寫道:
不過,劍橋學院的管理人並沒有規定麻雀不能在草地上走,所以,草地上便常常有三三兩兩的麻雀支著腳丫跳來跳去。
諧趣盎然的描寫,漸次烘托出了作品的幽默氛圍;草和小鳥,都是極為尋常的物事,其間能有什麼幽默呢?桂文亞通過自己獨特的觀察和感受,卻寫出了濃鬱的生活趣味。須知,“趣味是美學的第一個信條”(《約翰·契弗書信選》)。兒童散文一旦失去了趣味性,同時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審美品格。不過,桂文亞的上述描寫還隻是讓讀者發出會心的微笑,讀者可以讚賞作家的風趣,還不至於達到拍案叫絕的起步;請再讀下邊這段文字:
從六十年代開始,台灣的散文作家對文字的錘煉,可以用“刻意講求”四個字來形容,並由此出現了一批足以傳世的好作品;不過,這隻是問題的一個方麵,與此相伴地,也出現了一些玩弄所謂的“意象密度”的文字匠人,諸如“時間啊,攤開雙臂,讓我接受你的淩遲”一類寫法,一時間竟成了時尚;正是在這樣的人文背景下,我們讀到了桂文亞的散文,作家以筆代舌,“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她的樸素自然,猶如爽人的海風,給我們帶來了寶島的文化想象,也帶來了寶島椰林的清新。
讀桂文亞的散文,令人擊節讚賞的還有作家的幽默。桂文亞作品裏的幽默情趣,源自於作家對孩子的愛心,源自於作家快活的性情,也源自於作家通達敏銳的心智。西方有一位哲人說得好:“笑是人類智慧的第一次閃光。”這就是說,幽默,作為人類的一個審美範疇來說,它首先表現為作家對具有喜劇性內容的欣賞和創造能力。其間,有方法問題、技巧問題,但絕不是主要之點。幽默,從根本上說來,這是作家的智慧與美感的象征。桂文亞寫到一個名叫“噴雪”的花的名字時,順筆成趣:“最不喜歡的是‘噴雪’,這名字讓我聯想起一個奶油蛋糕糊在臉上,太霸氣了些。”桂文亞也是一位攝影愛好者,她在印第安人居住的村落旅行時,窗台上的小貓吸引了她的注意,“我拿起相機,像舉起來福槍瞄準獵物似的準確”。花的名字和窗台上的貓並不具有幽默意味,是作家的筆調賦予了這些事物以風趣的效果,且又帶著一種誠摯的溫情,字裏行間,透著明快活潑的意味,這是暖色調的幽默。這樣的幽默,是作家真情真性的自然流露。當然,在更多的時候,桂文亞身上的幽默情緒的表現,是動態的,呈開放性的,主動型的。每在她創作最為活躍的時候,或進入寫作的最佳狀態的時候,她筆端的幽默就會像泉水泡泡似的冒出來。桂文亞通過她明察秋毫的慧眼,通過她點石成金的手筆,為小讀者繪製了一幅幅富於生活情趣的幽默圖畫。前些年,桂文亞有過一次難忘的英倫之旅。在鼎鼎有名的劍橋學院,有一大片碧綠細嫩的草地,按照傳統的規定,“學生不許走草地,草地上隻準院士走——也許是院士的學問真的多了些,灌溉了草地的靈魂吧,這些小草看起來特別肥沃”。這是俊語,還不足以顯示出作家的幽默才能;接下來,桂文亞又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