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世間無謎(1 / 2)

蘇軾講完故事,問沈括:“馮暉是因為道士的雕刺才做了朔方節度使呢?還是道士算出馮暉能做到朔方節度使才給他雕刺呢?”

沈括微笑不語。他覺得這時的蘇軾天真得可愛。

現在,沈括麵帶微笑走出藏書閣,坐到書案前,開始撰寫《夢溪筆談》的《書法篇》。他想把蘇軾問道刺青一事寫進書中,忽然,他眼前再次浮現蘇軾那狡黠的目光和那多次讓他驚異的額頭。似乎恍然悟到了什麼,遲疑一下,慢慢地把剛剛寫下的一段文字又給塗掉了。

窗外一陣嘈雜。沈括看見,當朝大宦官王公公邁著細碎的步子走進了院子。他隱隱約約知道王公公今天找他所為何事。

那天下午,沈括在賢英殿朝見了皇帝,皇帝滿臉怒容。王公公扯了扯沈括的衣角,小聲告訴他:“這都是讓滿朝大臣給氣的。”

三天前,邊吏奏報,北虜揚言要入侵中原。皇帝得報後便下了一道聖旨,緊急征用開封、大名、應天三府轄下民間車輛,作為戰備之需。一時,怨聲載道。

滿朝大臣,除左、右宰相及參知政事等,都紛紛上書勸諫。

本是為江山社稷著想,卻幾乎落下暴君的罵名,皇帝十分惱火,他把那些奏章一一擲於案下。“國家養活你們,是讓你們跟朕作對的嗎?你們倒是給朕獻上一兩條退敵之策啊!”

這次召見沈括,就因為沈括是眾大臣中為數不多的沒有上奏本的人。所以,一見麵,皇帝就問他:“卿家知道征用民車這件事嗎?”

“不知。然而,陛下要那些民車幹什麼?”沈括一臉糊塗。皇帝歎了口氣:“北虜將鐵蹄南下,恐怕隻有這些車輛才能阻擋他們,唉,隻怕老百姓不願意獻車啊!”沈括笑笑:“這個陛下不用擔心,您想啊,胡虜一來,老百姓的祖墳、房舍、田地都沒有了,他們會在乎一輛車子嗎?”皇帝繃著的臉放鬆下來,露出一絲笑容。“愛卿說得有道理!那些人隻知道瞎咋呼與朕作對!”沈括接著說:“車輛用於戰爭,有很多便利,曆史上記載得多了。巫臣獻計吳子,用車戰破了敵陣,遂稱霸中原;李靖以偏箱鹿角車為武器,最終生擒了頡利。這都是車戰成功的範例啊!”

皇帝高興起來:“愛卿學識淵博,是國家的棟梁!”

沈括停頓一下,說:“古人用於戰爭的都是兵車,堅固輕利,便於作戰,而今天民間的那種車叫作錙車,簡樸粗笨,用三頭牛拉著才勉強能行走,最快的速度一天行不過三十裏,如果下點小雨小雪,那就一步也走不動了,老百姓平時叫它‘太平車’,平時也就往田裏送送糞肥、運運禾穀,若用於戰爭,那簡直就是累贅了!”

皇帝坐思良久,後來猛拍了一下禦案,大聲道:“愛卿說得好啊!那些臣子隻知道勸諫朕,卻沒有一個能給朕說上這樣一番話的。”

蘇軾講完故事,問沈括:“馮暉是因為道士的雕刺才做了朔方節度使呢?還是道士算出馮暉能做到朔方節度使才給他雕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