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市長人選(上)(1 / 2)

轉眼間,胡晨陽接任市委書記已經幾個月了,新市長人選仍未產生官僚。

不過,這幾個月,市委班子運轉正常,鄖城市社會穩定,發展勢頭良好,省裏是滿意的。

也正因為如此,方方麵麵都在關心、期待一件事:新市長人選差不多要浮出水麵了吧?

表麵的平靜中,也有些不平靜。

比如,有些人總是要找些機會向胡晨陽“彙報工作”,在胡晨陽看來,有些彙報其實就是一個借口,主要還是想接近一把手。

這些人當中,有的人當然是瞄著市長的位子,有的人卻是瞄著其它的職位空缺。不妨假設一下:就算由常務副市長羅天增接任市長吧,接下來,誰來接常務副市長?好,就算是由邱國明來接常務副市長吧,接下來,誰又來接邱國明的市委常委、副市長?好,就算副市長王迪能進常委吧?好,接下來,誰又來接替王迪的空缺?如果是從局長當中提拔一個副市長,但局長的位置又出現空缺了。

總之,動一個,可能就會引發後麵一連串的變動,這就是“提拔一個,帶動一串”。

誰不希望自己是那“一串”當中的人?

胡晨陽也覺得,應該考慮新市長人選了,“黨政一肩挑”的情況,隻能是特殊情況下的安排,時間拖長了,弊大於利,自己幹著太累,吃力還不討好,還擋別人的路。

所以。胡晨陽給劉家麟打了電話,先是簡要彙報了一下工作。然後,談到了新市長問題。

劉家麟道:“晨陽,我知道你的意思。哎,你跟我說實話,如果確定就地提拔,你認為誰更合適?”

胡晨陽明確地道:“第一人選,我覺得還是羅天增。”

“第二人選呢?”

“周義文。”

“有沒有第三人選、第四人選呢?”

胡晨陽一怔,意識到事情恐怕沒那麼簡單了。

胡晨陽道:“劉部長。省委有了其他的考慮?”

劉家麟“恩”了一聲,這才道:“人還是你們鄖城市的人,有人提議邱國明。”

“邱國明?”胡晨陽沉默了。市委常委中,有三人來自二汽:羅天增、周義文、邱國明,這三人中,胡晨陽明顯更傾向於羅天增或者周義文,還真沒過多考慮邱國明。

劉家麟道:“前幾天。關書記跟我提了一下邱國明。”

“怎麼會呢?”胡晨陽道,“論能力,論口碑,羅、周都強過邱啊。”

劉家麟道:“這個我相信。哎,你跟邱國明,有沒有什麼矛盾?”

“這倒是沒有。”胡晨陽道。“我就是覺得,羅天增這個人確實不錯,讓他上,更理想一些。”

劉家麟道:“好吧,我再跟關書記談談。”

“好。”

放下電話。胡晨陽陷入沉思。

胡晨陽知道,這次。他讓劉部長為難了。邱國明既然是省委一把手提出的人選,想要否定,難度太大,搞不好,還會影響劉部長跟關書記的關係。

現在,隻能等結果了。

正如胡晨陽預想的那樣,劉家麟也很為難。那天,關國富給他打電話,先是提到鄖城市發展勢頭不錯,讚揚了胡晨陽幾句,然後才道:“長期讓晨陽同誌黨政一肩挑,也不是辦法,真要累壞了晨陽同誌,喬書記對我有意見了,嗬嗬。”

“是,”劉家麟道,“關書記有沒有人選?”

關國富道:“邱國明怎麼樣?”

當時,劉家麟也有些意外:怎麼會是邱國明呢?

劉家麟也沒提出異議,關書記不會輕易開這個口,既然他開了口,就一定有他的考慮,接下來的事,就是按關書記的意圖走下去,讓邱國明順利當選鄖城市市長。

劉家麟估計,胡晨陽聽到是邱國明,也會意外。

果然,胡晨陽明顯不認同邱國明。

換作別人,劉家麟會做些工作,最後還是要按關書記的意圖走。

但因為是胡晨陽,劉家麟必須格外慎重。他相信,既然胡晨陽不認同邱國明,就一定有他的道理。至少,胡晨陽提到的“第一人選”、“第二人選”,都比邱國明要強。

現在,劉家麟也很想知道,關書記為什麼會重點考慮邱國明?有沒有其他因素?

這個“其他因素”,才是最複雜,最難把握的。

第二天,劉家麟去見了關國富,道:“關書記,上次,你跟我提到鄖城市,提到了邱國明,昨天,我跟胡晨陽吹了一下風,他有些意外。”

關國富當然也明白,所謂“意外”,是一個委婉的說法,其實就是表明胡晨陽不認同邱國明。

沉默了一會,關國富道:“邱國明,是汪定波打了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