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一江清水(下)(1 / 2)

第二天,胡晨陽陪同陶敏之等人去了均州市,均州市長王彩榮因為也是女同誌,胡晨陽點名讓她來陪陶敏之。(_--)

大家首先去了石鼓鎮的“火焰山”。

一年過去,這塊原本草都不長的赤紅色的岩石崗,現在已經種滿了樹,成活率達到90%。

當初,為了在火焰山上種樹,鄉裏三千民兵上了火焰山,硬是在岩石上鑽鑿孔眼,用炮釺、雷管、炸藥整出了一個個“樹窩”,再從山下挑土挑水,種上了一棵棵小樹,然後經過一個夏天的精心維護,才保證了樹苗的成活,確實很不容易。

聽了火焰山上種樹的故事,陶敏之他們也是很感動。

胡晨陽介紹說:“實際上,這些赤紅色的岩石崗,在地理學上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丹霞地貌’,‘丹霞’,如紅色晚霞一般,很美!有人說,贛源省、鄂省都是革命老區,是紅土地,其實不光是因為她是革命老區,也是因為她本身就是紅土地,隨處可見‘丹霞地貌’,比如贛源省的龍虎山,紅軍‘四渡赤水’的那個赤水,還有蘇軾筆下的‘三國周郎赤壁’,赤壁也是丹霞地貌。”

朱處長很少開口,這時也忍不住說了一句:“長知識了。”

胡晨陽指著火焰山道:“世界上,很多著名的丹霞地貌都申請了世界自然遺產,我們有個想法,想把這一片火焰山開辟為省一級地質公園,可以發展旅遊。”

那位帶領三千民兵上火焰山種樹的武裝部長郭誌新,如今已被破格提拔為石鼓鎮黨委書記。

郭誌新向大家介紹了石鼓鎮的情況。

石鼓鎮因千年“石鼓關”而得名。石鼓關自古為中原民眾朝拜武當的必經之路,也是入川達陝的咽喉要塞。西漢末年。劉秀就是在石鼓鎮首勝王莽,逐步建立起了東漢王朝。

現在,因為南水北調工程,石鼓鎮原有的一點工業基礎幾乎都被迫關停或者遷移,在這種情況下,石鼓鎮如何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子,具有典型意義。

郭誌新彙報道:“我們現在麵臨的問題是。既要治理好環境,確保一江清水送京城,又要解決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問題,壓力很大。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吃山’。就是胡市長剛才說的,發展旅遊,建材,在旅遊發展方麵,我們要重點開發好雙龍峽、太極峽二大景區。另外,我們計劃在確保不影響丹江水庫庫區的情況下,在火焰山深處。{書友上傳更新}建一個石材工業園區;‘吃水’,就是通過招商引資,搞天然水和果汁、飲料生產。”

張處長道:“難怪胡市長昨天說得那麼自信,原來,下麵早都計劃好了。”

陶敏之道:“這叫強將手下無弱兵。”

胡晨陽笑道:“哪裏,我倒是向下麵的同誌學到很多。”

臨近中午,胡晨陽道:“石鼓鎮的農家樂旅遊搞得不錯,我們可以去看看。中午就在農家樂吃飯。”

結果,大家又去了“農家樂”。所謂“農家樂”,已經不是單指某一處鄉村酒家或者旅店。而是泛指一種新興的旅遊休閑形式,胡晨陽他們現在來到的一家“農家樂”,院子很大,雞、鴨、鵝都是自然放養,蔬菜也都是自家種的,從不打藥。院子裏的柑橘樹上也是果實累累,主人介紹說,樹上的果實是故意不采摘的,就等客人來現摘現吃,吃不了還能帶走。

大家采摘了一些桔子,或許是因為這些桔子留在樹上的時間長,風味還真是不一樣,更甜,水份也更多。

吃飯時,桌上以新鮮蔬菜為主,連炒雞蛋都比城裏的雞蛋要香啊。

……

隨後,胡晨陽又陪著陶敏之一行去了鄖南縣的黃薑工業園區。

黃薑工業園區也是胡晨陽來鄖城市以後搞起來的,此舉得到了省裏的充分肯定。

事實上,治理黃薑汙染,也是環境治理的一個重中之重。

鄖南縣的黃薑工業園區,實際上是強製性推行黃薑皂素生產新工藝,當然,新工藝之所以能被接受,也是因為皂素生產企業在采用新工藝以後,確實增加了經濟效益。

對於這個黃薑工業園區,陶敏之起初沒有感覺出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張處長卻是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張處長道:“去年我在陝南地區調研,就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他們全省種了約60萬畝地的黃薑,皂素加工,給當地河流帶來相當嚴重的汙染,當地政府壓力很大,很頭疼,也很無奈,因為這個汙染麵太大了,又涉及到廣大農民的收入問題,很難下決心。說實話,這次來鄖城市之前,我最擔心的,就是你們如何治理黃薑汙染?沒想到,你們通過改進皂素生產工藝,比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這個很了不起!你們的經驗,不但可以在全省推廣,更可以在全國推廣。”

胡晨陽道:“謝謝。”

張處長道:“哎,要謝謝你們才對。陝南地區,也是漢江的上遊地區,是丹江水庫的源頭,如果他們把上遊的水源給汙染了,那你們鄖城市再怎麼治理環境,也是被動的。”

陶敏之道:“張處長說得對,要謝謝你們創造了經驗。有了鄖南的經驗,接下來,就是如何在全省、全國推廣了,這個宣傳推廣工作,我們南水北調辦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