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南鄉片(上)(2 / 2)

胡小冬解釋道:“剛燒製好的木炭特別幹燥,讓它吸收點空氣中的水份,可以增加點重量,嗬嗬。”

辛榮道:“直接噴上點水不可以嗎?”

“那不行,”胡小冬道,“直接噴水那就是造假了,也會影響產品質量。”

胡小冬是個瘦高個,戴副眼鏡,看著像個技術員。

胡小冬彙報說:“機製木炭沒有‘木炭頭’,火大,煙少,城裏人用來做燒烤,特別合適,銷售不是問題,我們現在是幾戶農***合搞,投資了五、六萬元,雇四、五個人,一年的純利潤,五萬元是有保證的。”

村支書說:“當初,胡指導給他們打了包票:如果不賺錢,他就買下設備,大不了辭職自己來做個老板。”

胡晨陽讚道:“好!有氣魄!”

說罷,對謝美萍道:“謝部長,這麼好的駐村指導員,你說要不要宣傳?”

謝美萍道:“要,當然要!”

胡晨陽特意讓胡小冬也一同返回鄉裏。

回到鄉裏,馬埠鎮的***李誌海居然找來了,還帶著一個人,經過介紹,就是馬埠鎮人造板廠的郭老板。

李誌海道:“胡***,我聽說你來了,等不得了,先過來跟你彙報一下人造板廠的事。”

李誌海來的意圖,就是因為馬埠鎮已經得知了高塘鄉要上一個人造板廠,這個新人造板廠一上馬,不但高塘鄉的木材不會銷售給馬埠鎮,可能還會到馬埠鎮來搶購木材了,這樣一來,二家人造板廠將為原料而展開惡性競爭,雙雙吃不飽,都得到更遠的鄉鎮去收購木材,生產成本也將大大提高。

但是,馬埠鎮盡管知道這些,那有能力阻止人家?

馬埠鎮人造板廠的郭老板更是急得發跳,真要搞成這樣,還賺什麼錢?大家死翹翹啦!

所以,得知胡***在高塘鄉,李誌海就是要帶著郭老板來高塘鄉,當著大家的麵把這事說清楚,看看胡***是怎麼個態度?

胡晨陽看看手表,道:“先吃飯,天大的事,吃了飯再說,好不好?”

依然是工作餐,李誌海和郭老板食之無味,胡晨陽卻吃得很香。

吃過飯,大家重新回到會議室,胡晨陽先讓郭老板介紹馬埠鎮人造板廠的生產經營情況。

據郭老板介紹,人造板廠投產以來,剛開始幾年,馬埠鎮的木材就夠供應原料了,到現在,馬埠鎮,加上高塘鄉,兩個鄉鎮的木材都不夠供應了,還得到其它鄉鎮去采購木材,每天都有十幾輛汽車從外地運木料進來,如果高塘鄉再搞個人造板廠,那大家都會沒米下鍋。

李誌海也強調說:“郭老板說的都是事實,大家要不相信,到我們鄉去調查一下就知道了。”

胡晨陽也覺得,大致情況應該是這樣的。

胡晨陽道:“薛鄉長,剛才郭老板所說的情況,你們信不信?不信,可以去調查。”

薛衛星道:“其實,我們是作過一些調查的,郭老板說的情況,基本上是可信的。”

李誌海聽了就搖頭:“嘖嘖,你們明明知道這些,還要搞人造板廠。”

胡晨陽示意李誌海不要再說了,道:“現在,請胡小冬同誌談談他的思路。”

胡小冬就把自己發展機製木炭的想法說了。

郭老板聽了,若有所思。

……

下午,胡晨陽一行接著去馬埠鎮,把薛衛星和胡小冬也叫上了。

到了馬埠鎮,胡晨陽提出先去人造板廠看看。

人造板廠的規模不小,年交稅利上百萬元,也難怪高塘鄉會下決心也要上一個人造板廠了。

人造板廠正在緊張生產,濃煙滾滾的,時常有些汽車、拖拉機裝著一些圓木進來,

在廠區之外的空地上,還到處晾曬著一些薄薄的木片,這都是鏇切後準備生產膠合板的。

郭老板介紹說,人造板廠主要就是靠膠合板賺錢,另外也生產一些纖維板和刨花板,量不大,主要就是不想浪費樹皮、刨花、樹枝、木屑等邊角廢料,多少有些利潤。

還有一種產品,叫細木工板,是利用木材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邊角廢料,經整形、刨光、施膠、拚接、貼麵而成的一種人造板材。說得通俗一點,細木工板用途更廣,比如可以做“方料”用,打家俱都可以了。

胡晨陽對“細木工板”的加工特別感興趣,問得比較詳細。

胡小冬看著那些樹皮、刨花、樹枝、木屑,嘀咕道:“這些可都是生產機製木炭的好材料啊。”

胡晨陽聽了,拍拍胡小冬的肩膀,什麼也沒說。

回到馬埠鎮政府,胡晨陽道:“剛才,看了人造板廠的生產,不錯,有一定規模,但是,離做大做強,還有不小的差距,在這種情況下,還在馬埠鎮人造板廠附近再上一個人造板廠,勢必會出現兩個人造板廠爭搶原料的情況。”

馬埠鎮的幹部以及郭老板聽了,暗自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