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不能出大事(1 / 3)

範茂林在“招商引資”上栽了跟頭,對胡晨陽也是個警醒,一再提醒分管工業的副縣長要注意招商引資的“質量”問題。

隨後,縣裏組成了聯合檢查組,縣工商局長擔任組長,有意思的是,胡晨陽點名李少雄擔任檢查組副組長。

上半年,因為出了南坡鄉司機打人事件,李少雄被免去鄉黨委書記一職,有不少人認為,處理得有些重了。現在,讓他擔任檢查組副組長,雖然是一個臨時性的工作,但是一個信號:李少雄要複出了。

張建懿召集聯合檢查組全體成員開了會,強調要認真開展執法檢查,總的原則就是:別出什麼大事就好。

“出什麼大事”,也是一種暗示:差不多就算了,不要吹毛求疵,不要抓住小問題不放。

“別出什麼大事”,張建懿自認為,他是懂胡晨陽的心思的。

現在,新峽縣的發展勢頭很好,各項經濟指標屢創新高,社會也比較安定,市裏很滿意,胡晨陽本人也列入了後備幹部序列,現在,隻要不出大事,胡晨陽接任新峽縣委書記,還不是順理成章的事?

確實,不能出事,更不能出大事,出了大事,影響了胡晨陽接班,對大家都不利。

相反,胡晨陽如果順利接班,除了讓那個被接班的(也就是許楓)有些無奈,對於縣委班子其他人來說,多少都有些好處。

比如,誰來接縣長?彭力建?解國璋?這兩個人一動,後麵的人也跟著動,當然張建懿更希望是解國璋上去,那樣張建懿就可能接常務副縣長。

所以,“不能出大事”,並不隻是關係到胡晨陽一個人的政治利益,也關係到大家的利益啊。

張建懿原來是省裏工業口的,來新峽縣掛職副縣長一年,本來是要回省裏的,是許楓看中了他,多次挽留他留下來接任遲建林的位子,還暗示他“入常”的希望很大。張建懿經過反複思考,覺得留在新峽縣搞常委、副縣長,比回到省裏某個部門擔任副處,當然更有發展前途,經濟上也實惠,而且,新峽縣的情況比較特殊,許書記年齡偏大,縣長又太年輕,老的太老,小的太小,都要多多倚重他們這些人到中年的幹部啊。

這樣一想,張建懿就決意留下了,跟省裏一說,省裏也很支持。

張建懿順利“入常”,應該感謝許楓,但是,他也明白,在許楓眼裏,入常的第一人選其實是肖水根。隻是,人算不如天算,肖水根大概是沒搞定上麵,硬是上不去。

後來知道了,肖水根不但沒搞定上麵,“下麵”也沒搞定,胡晨陽就不支持他。

相反,胡晨陽從來沒阻止過張建懿入常。

當初,大家以為會是肖肖水根“坐鉤”一個常委席位,另一個席位則由建懿和萬鋼去爭。

誰都知道萬鋼是胡晨陽在冠城鄉的老搭檔,又幹部,如果胡晨陽偏向萬鋼,張建懿哪有成算?

但是,最後,張建懿和萬鋼都入常了,這個結果當然想的結果,皆大歡喜啊。

從這件事上,張建懿也琢磨出一些東西。大家都說“胡晨陽會做人”,不是沒有道理的。

所以,張建懿並沒有把自己劃到許楓那邊去,作為政府這邊的幹部,他沒有理由不支持、不配合胡晨陽把工作做好。

張建懿素來認為:官場上的人,在同一個級別上的人,比如縣委書記、縣長,能力都差不多,能坐到這個位子的,都是有幾把“刷子”的,張建懿以前在省廳工作,沒少跟下麵的書記、縣長打交道,哪個不厲害?都是些腦子“溜溜轉”的角色啊。

能跟胡晨陽這個年輕有為的縣長一起共過事並且合作愉快,說不定對自己今後的發展也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