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麵以後,郭廷棟覺得,喬光榮盡管表麵挺熱情的,但明顯是有些戒心的,而且,看得出,喬光榮很忙,時不時有內線電話打進來,喬光榮接電話時,神情比較嚴峻。
這讓郭廷棟也有了壓力,盡量直奔主題。
郭廷棟道:“光榮啊,今年過年,我聽說你那個女婿也來京城了,還和樹軍一塊到馮家拜年,可惜,那天我沒在家,沒見到小兩口啊。”
“嗬嗬,”喬光榮笑道,“想見還不容易啊?我讓樹軍和晨陽去東遼省旅遊,專門拜見你。”
“那好,那好!”郭廷棟笑道,“我聽他們都誇獎你那個女婿,說他博學多才,人也很機敏,是從基層一步步走出來的?”
“恩,農家子弟,人是比較踏實的。”
“踏實,能幹,好!”郭廷棟道,“現在,就是缺少這樣的幹部啊,何況他又是伍家的外孫女婿,那是一定要重點培養的!”
聽到這裏,喬光榮已經大致判斷出了郭廷棟的來意,無非是給馮家做說客來了。
果然,郭廷棟道:“光榮,我有個想法,不知對不對:你也是贛源省出來的,你的女婿在贛源省工作,他的表現,他的進步,多少會跟你牽扯上,進步慢了,對他今後的發展不利;進步快了,別人又說閑話。換一個環境,比較好,比如把晨陽放在我們東遼省,不顯山,不露水,進步快一些,也不容易引起外界過多關注。”
喬光榮道:“謝謝你,廷棟,你說的也有道理。不過,晨陽現在才三十出頭,已經是縣長了,進步算快的了,我的想法,讓他在下麵紮紮實實多幹幾年,贛源省雖然窮一些,思想也不那麼解放,但挺能鍛煉人的,先讓他在贛源省鍛煉幾年再說。”
“嗬嗬,也好。”
喬光榮道:“廷棟,我一直有個想法,不知對不對,我們可以共同探討一下?”
“嗬嗬,你說。”
喬光榮道:“如何培養年輕人?當年,**號召廣大知識青年到工廠、農村和部隊去,也就是說,要和工農兵相結合,有沒有道理呢?我認為是有道理的。就是放到今天,年輕幹部應該如何培養?怎樣才更有利於他們的成長?我個人認為,還是要把他們放到基層一線,放手讓他們在基層摸爬滾打,幹好了,群眾服你,上麵也會欣賞你,自然就進步了;幹不好,甚至出了問題,那說明你不行,你在基層都幹不好,又怎麼能挑起更重的擔子?”
“是。”郭廷棟表示認可。
喬光榮道:“所以,我對於年輕人,一貫是這個態度:一切都要你們自己努力,樹軍也好,我那個女婿也好,特別是我那個女婿,這些年一直都是在基層,我就是一條:你給我踏踏實實在下麵工作,不要老想著進步,什麼‘二年不提拔,就得要說法;三年不挪動,就得要活動,’沒這回事,二年升一級,你想幹什麼?爬得太快,小心摔跟鬥。”
喬光榮似乎是在說自己女婿,其實,還是說給馮家人聽的。
郭廷棟苦笑道:“是,確實是這樣。”
附和了幾句,郭廷棟換了個話題。
郭廷棟道:“光榮啊,你和宋培新都是贛源省當地幹部,我聽說,宋這個人還是很有水平的。”
提到宋副書記,喬光榮神情就又嚴肅了些,道:“贛源省的情況,就不談了吧,我也離開贛源省了,是局外人了。”
“嗬嗬,不瞞你說,正霖可能要去贛源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