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軍打開了電視,正好是贛源省“晚間新聞”快要結束的時候,都是各地市的一些不算太重要的新聞,以喬樹軍的新聞眼光,這類新聞,可播可不播。
但是,對於地市宣傳部門而言,可播可不播的,那就一定要爭取播出,播出了,就是“政績”啊。
忽然,播音員道:“現在,播報一條重要新聞: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北辰同誌到贛源省視察工作。”
隨即出現了一些圖象畫麵,北辰同誌在贛源省聽取了省委負責人的工作彙報,向“八一起義紀念塔”敬獻了花藍,在潯陽市考察了農業生產,在共青城參觀了著名的“鴨鴨羽絨服”集團公司。
同時,樹軍還在電視上看到了一個“熟人”:團中央副書記孟慶東,這次也陪北辰同誌來贛源省了。
北辰同誌去了共青城!喬樹軍已經隱隱猜出了一些:北辰同誌是來憑吊耀邦同誌的。
耀邦同誌是已故的黨的總書記,20世紀60年代,耀邦同誌就曾是團中央第一書記,贛源省著名的“共青城”正是在他關心、關懷下成長起來的,他去世後,後人按照他生前的意願,將他安葬在贛源的“共青城”內。
耀邦同誌在黨內享有很高的威望,因“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不力”而辭去黨的總書記一職,這位可敬的政治老人去世後沒有進“八寶山”,卻長眠在了“共青城”,確實很耐人尋味。
這次,北辰同誌既然去了共青城,顯然是有政治意圖的。
黨內一些政治老人,對耀邦同誌是有些指責的,認為他在“自由化”問題上是出了偏差的;而華夏廣大知識分子和人民群眾,對耀邦同誌又是無限懷念。以北辰同誌的身份,是即將“登頂”的政治人物,一旦“登頂”之後,以他新的身份,短期內似乎不方便公開憑吊耀邦同誌,所以,才會選擇在“登頂”之前,以這種不公開的方式,向耀邦同誌表示敬意。
北辰同誌這次去“共青城”,時間上也選得很精準:清明之前。
細想一下,隻能是清明前來了,如果是清明期間,肯定是不方便的,人大多,動靜太大啊。
新聞很短,卻給人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間。
喬樹軍想了一下,給父親打了一個電話。
“爸?”
“恩,樹軍啊,還沒休息?”
“恩,我在晨陽老家呢,今年,提前掃墓。”
“幹嘛要提前啊?”
“晨陽過幾天要去粵海省,跟招商引資有關吧。”
“哦。”
“爸,剛才看到一條新聞,北辰同誌來贛源省了,還去了共青城,應該是去了耀邦同誌墓地,不過,新聞裏沒有提這件事。”
“哦,應該不會提。”
“恩,過幾天,我和媽一起回京城,給外公掃墓。”
“好。很晚了,早點休息。”
“哎,您也早點休息。”
掛斷電話,樹軍才回到房間,躺在床上依然睡不著,再看胡晨陽,這家夥怎麼就睡得那麼香呢?
碾轉了許久,才入睡了……
也不知什麼時候,又被胡晨陽弄醒了,這家夥在撫摸她的二個**呢。
喬樹軍迷迷糊糊道:“幹嘛?”
胡晨陽貼在她耳邊道:“想要你。”
“你不是說‘諸事不宜’?”
“嘿嘿,已經是新的一天了。”
說罷,身子已經壓在她身上了……
後來,胡晨陽和喬樹軍都覺得,樹軍就是“這一次”之後,懷上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