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常規做法,常務副縣長上任,市裏能來一個組織部副部長送他上任就不錯了。
而胡晨陽上任,是由盛厚林秘書長和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紀春林一塊送來的。
胡晨陽其實也請盛秘書長不要來送,但盛厚林堅持要來。
在縣委擴大會議上,紀春林宣讀了市委的任職文件後,盛厚林發表了講話,這時候,大家就聽出了些潛在的意思了。
實際上,新峽縣委、縣政府領導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對關棟天直接出任常務副縣長是不服氣的。
可想而知,他們對關棟天都不服氣,對資曆更淺的胡晨陽,又怎麼會服氣呢?
要知道,雖然常務副縣長也是副縣級,但其實,在副縣級這個級別上,有很多“隱性台階”。比如同為副縣級,在排名上,先黨內,後黨外,首先是縣委副書記,然後還有紀委書記、組織部長、宣傳部長、政法委書記等等,然後才是常委副縣長,統戰部長、武裝部長、縣委辦主任等,等這些常委們都排完了,才輪到不是常委的副縣長。
官場排名,省、地、縣,基本上都是這個路數,大同小異。
而胡晨陽這個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在黨內的排名,基本上可以排在第四、第五的位置,也就是排在縣委書記、縣長、縣委副書記之後,一般要排在紀委書記之前,但遇上老資格的紀委書記,也可能排在紀委書記之後。
這時候我們會發現:當初,如果就地提拔胡晨陽,他也隻能是一般副縣長,因為資曆問題,在副縣長中也隻能排在最後,在縣裏的排名恐怕是在二十名以後!理論上,就算胡晨陽一年進一步(排名前移一位),要想排到前三名,估計得二十年。
當然,這是笑話。
官場講規則的地方,也是最不講規則的地方。講規則可以稱之為“堅持原則”,“嚴格辦事”;不講規則則可以稱之為“破格提拔”、“大膽使用”,私下裏的說法,叫“操作”。
也有人喜歡用“運作”這個詞,“運作”與“操作”哪個詞更準確呢?
“操作”的“操”有個提手旁,側重於掌控;而“運作”的“運”是走字底,側重於跑動,哪一個更準確、更有分量呢?
所以,汪國本的原話是“操作”而不是“運作”。
現在,胡晨陽因為是從市裏下來的,直接就是常務副縣長,也就直接越過了許多“隱性台階”,這裏麵,其實是有“操作”的,當然不是胡晨陽自己在“操作”,而是他身後的人,那些位高權重,對他寄予厚望的人。
官場上,明白人多,糊塗人少,新峽縣也不例外,尤其是今天在座的副縣級以上領導,誰不明白胡晨陽背後是有人的?正因為他背後有人,胡晨陽才能一下就越到他們前麵去了,你可以不服,你也可以向他挑戰,可以像某些人在背後搞關棟天那樣搞胡晨陽,至於能不能搞倒、搞臭他,那就不知道了。
有人不服氣,這很正常,但也沒辦法。
盛厚林秘書長的發言,就是針對那些不服氣的人的。
盛厚林道:“我不說大家也知道,胡晨陽同誌是從新峽縣出去的,調到市裏以後,他有二個職務:擔任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兼市委書記秘書,我是他的直接領導,他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我最有發言權。市委政研室在胡晨陽同誌領導下,緊緊圍繞市委中心工作,深入基層,精心調研,大膽探索,當好參謀,出色地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另外,他還積極參與了市裏的一些重要工作,比如救活井岡山煙廠、製定全市旅遊發展戰略、推動股票上市、參與招商引資工作等等,對他的工作,市委、市政府是滿意的,省委政研室也很滿意。前段時期,市委決定胡晨陽同誌主持政研室工作,同誌們,‘主持工作’是什麼概念,我想大家都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