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晨陽點點頭:“陶老大這個稱呼怎麼來的?是他在水電部,還是在國務院才有的?”
“在水電部就有了。”
胡晨陽微笑道:“‘陶老大’是官方人士給他起的外號,其實,民間也給他起了個外號。”
“知道,‘三字經’,嗬嗬。”
沉默了一下明又提起伍成鑄:“我們家老爺子,一生有二個大貴人:一個是周總理,一個就是你們家伍老爺子。”
胡晨陽道:“戰爭年代,戰友情深,那種相互可以擋子彈的感情,是我們這些人所沒有的。我有時候會想,現在社會上有些人是人是鬼都是兄弟,其實,哪有幾個真正的兄弟?都是利益算計,真是糟塌了兄弟這二個字。”
“對!”
“遊大哥,我還有個事要問你。”
“你說。”
“是這樣,上次我嶽母提到一件事,京城有些老一輩革命家的後代舉行了一個很大規模的聚會,我嶽母也收到了邀請,她因為走不開,就沒去,這個聚會,你參加了沒有?”
遊xiǎo明想了一下,道:“你說的這個事,我知道,我也沒參加,我姐姐參加了。”
“哦,”胡晨陽道,“我有點好奇,究竟是什麼人想到要做這件事,想達到什麼目的?最後達到了沒有?”
遊xiǎo明深深地看了胡晨陽一眼,道:“這事說來話長,是這樣,建國以後,先後出現過若幹次所謂路線鬥爭革’達到頂峰,政治鬥爭嘛,就是整人嘛,有一些老一輩革命家之間也難免結了仇;他們的兒nv,因為老一輩的恩怨,也結了仇,有些人老死不相往來了。所以,就有人提出:老一輩基本上都不在了,一了百了;年輕的一代,最好是忘記那些政治上的恩恩怨怨,今後,大家應該相互關照。結果,就有人組織了一次規模較大的聚會,聽說是在京西賓館舉行的,場麵確實很大,也去了很多人,有些是老帥的後代了。聽我姐說,場麵很感人,大家的姿態都很高,有些人代表長輩向大家請罪、道歉,當然也有人很大度,還有人說,國共二黨都可以‘相逢一笑泯恩仇’,何況我們這些紅sè後代呢?”
胡晨陽點點頭:“明白了,組織這次活動的人,很有想法。”
“你知道牽頭組織這個‘和解大會’的是誰麼?”
“不知道。”
“京城王家。”
王家!
……
整個下午,汪國本都在睡覺明則和胡晨陽在水電賓館暢談了將近一個下午明告訴了胡晨陽不少京城的事,包括他自己的經曆。胡晨陽還從遊xiǎo明的話裏得到一個重要信息明的姐夫竟然是燕京大學著名經濟學家董君輔。
胡晨陽高興地道:“董君輔我知道,研究窮人經濟學的,哎呀,下次去京城,一定要去拜訪大姐和姐夫。”
遊xiǎo明道:“好啊,下次回京城,你記得通知我,我帶你去。”說罷明還親熱地拍著胡晨陽的肩膀道:“晨陽,你別老呆在市委機關,差不多了就下來當個縣長書記什麼的,就來成安縣,我肯定全力支持你。就是我離開了,也會請他們支持你。”
胡晨陽聽出了遊xiǎo明話裏的玄機:“遊大哥是不是要高升了?”
遊xiǎo明嗬嗬一笑:“高升不一定,我畢竟是京城人,遲早也是要回京城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