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個排比句,本身就很有力,隻需稍加闡述就行了。
最關鍵的也是最能體現領導水平的,在於材料的第三部分:今後幾年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要求。
要結合實際,這個是最難的,也是最見功力的。如果不了解廬陽市的實際情況,所謂“結合實際”就是一句空話。胡晨陽看過關棟天寫的一些講話稿,總覺得關棟天在結合實際方麵有些欠缺。現在輪到他了,能不能做得更好一些呢?
要有高度和深度。為領導寫講話稿,就必須站在領導者的高度,要總攬全局,高屋建瓴,要能凝聚力量,鼓舞士氣,領導的水平就體現在這裏了。
要出新。這個“出新”,有幾層意思:一是整體上要有新東西,讓人聽了有新意,眼前為之一亮;二是語言要出新,要讓與會者聽得津津有味,不走神,不打瞌睡。
如何給領導寫講話稿,胡晨陽是下過大功夫的,“新峽一支筆”可不是làng得虛名。
然而,這不是在新峽了,新峽縣,充其量也就是縣級水平,現在可是在市裏了,要有市級水平!
然而,所謂“市級水平”也不是憑空掉下來的,不是你坐上了市委書記秘書的位子,你就擁有了市級水平,還得通過自身的努力達到或者超過市級水平。
胡晨陽還懂得:寫作,貴在氣勢,自己是在為市委書記寫稿,先就要把自己當成市委書記,隻有這樣,氣勢才能上來。
倘若你是為省委領導寫稿,同樣,就得先把自己當成省委領導,做不到這一點,你能寫出什麼好東東?
當然,秘書畢竟不是領導,跟真正的領導還差著火候呢,這個沒辦法,但至少你必須知道怎樣去做。
胡晨陽就是一個知道怎樣去做的人,雖然也很難,很累,但也有樂趣,眼看著一篇重要的講話稿慢慢成型,心裏有一種成就感。
胡晨陽寫稿的時間主要是放在晚上,外界的幹擾少一些,思路也比較連貫。
白天,胡晨陽還得為汪國本服務,要跟著汪書記出席各種會議和活動,還要處理公文,有時還要陪同汪國本參加一些活動,拎包的事沒少幹。
其實,胡晨陽可以找個幽靜的地方,專心寫材料的。
但他覺得還有時間,每天跟著汪書記,他也可以隨時找機會和汪書記隻要二人有空時,胡晨陽就會提出一、二個問題向汪國本“請教”,這些問題,有的讓汪國本眼前一亮,會很高興地闡述自己的觀點,胡晨陽則會謹記在心。
比如,今後五年,提出一個什麼樣的發展口號?這個問題就很讓胡晨陽費神。
華夏就是一個盛產政治口號的國度,國家如此,地方也是如此,每一個曆史時期,都有那麼一、二句口號出爐,好的口號,能起到社會動員的作用,是jī勵幹部群眾奮發進取的動力和標誌;反之,不切實際的浮誇式口號,也會成為曆史的笑柄。
為此,胡晨陽思考再三,想了幾條口號,供汪書記選擇:
一條是“贛源崛起,廬陽率先”,這個口號就包含了廬陽市在今後五年發展速度要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的意思,與汪國本在省委全會上的調子,是一致的。
一條是“乘勢而上,進位爭先”。這個口號,強調的是認清形勢,加快發展。不一定要快於全省平均發展水平,但在全省的位次,一定要前移。
在jiāo流中,汪國本的態度,傾向於前一條,即“贛源崛起,廬陽率先”。
胡晨陽提出的某些問題,也會讓汪國本覺得意外,就會反過來讓胡晨陽“說說看?”
胡晨陽就會談出自己的觀點,如果汪國本不反對,胡晨陽就心理有數:汪書記認可這個提法。
如果汪國本說:“這個提法還不大成熟。”胡晨陽心裏也有數了。
比如,胡晨陽認為:廬陽市如果不能在“十五”期間成功推出一、二個上市企業,與廬陽市未來的發展實在是不相稱。而要推出上市企業,又必須盡快做大、做強一、二個支柱產業,而這個支柱產業是什麼呢?是水泥?還是煙草?還是電子產業?
汪書記認為:結合“大通道”建設,最有希望上市的,恐怕還是水泥產業。
領導與秘書之間的這種很有意思,也很有價值,會相互啟發。
其實,汪國本也知道胡晨陽其實就是在準備講話稿,在探他的底,心裏暗道:鬼。”
(求收藏、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