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該下決心了(中)(1 / 3)

汪書記等人陪著劉部長在戶外公園散步,客人們也由衷地稱讚江邊風景獨好。

胡晨陽和喬樹軍慢慢地就落在了眾人的後麵,到後來離開了大隊人馬,上了河堤。

遙望江麵,上、下遊各有一座橋梁,下遊的那座橋叫“井岡山大橋”,也稱作“老橋”,建於70年代,是一座著名的“戰備橋”,所謂“戰備橋”的意思,是當“敵人”打來時,我們可以拆除這座橋,隻給“來犯者”留下幾座橋墩。

顯然,這座橋的設計、製造,體現了“要準備打仗”的思維。

但是,不管怎麼說,“井岡山大橋”還是發揮了“天塹變通途”的作用,至今還在服務於廬陽人民。

上遊的橋叫“廬陽大橋”,也稱作“新橋”,去年才建成,建橋的大部分資金是出售沿江兩岸的土地籌集的,少部分資金則是左達來從上麵爭取來的。因此,有的人說,新橋是左市長的政績。

為官者,尤其是主政一方的官員,隻要肯做事,多多少少總能留下自己的印跡,如果他是一個傑出的官員,就可能不隻是留下印跡了,可能就永載史冊了。

胡晨陽道:“我覺得,當時的領導者,很聰明,可能,他們就是以‘戰備’的名義,向中央爭取到了資金,修起了這座橋?”

喬樹軍看了胡晨陽一眼:“也許是你想的那樣,也許不是。廬陽市出了很多開國將軍,也許,是他們惦記著家鄉,為家鄉爭取到了這座橋。”

“恩,有道理。”胡晨陽由衷地道。

喬樹軍道:“沿江路這邊確實是越來越漂亮了。”

胡晨陽道:“你以前來過啊?”

喬樹軍看他一眼,道:“豈止是來過?我爸爸當過廬陽軍分區副政委,我在軍分區大院住過幾年。”

胡晨陽道:“那你比我還熟。”

喬樹軍道:“你現在應該明白,潘天喜為什麼會支持你?”

胡晨陽道:“明白了!不過,我又有一點不明白了?”

“什麼?”

“你二個舅舅都是正規部隊,你爸爸怎麼會在軍分區?軍分區算是地方部隊吧?”

喬樹軍看了胡晨陽一眼:“你倒是反應快,一下就想到這個問題了。”

胡晨陽嘿嘿一笑:“隨便問問。”

“是不是表姐跟你說了什麼?”

“她說什麼?沒有。”

“沒說就好,記住,這件事是不能問的,問了,你有麻煩。”

“啊?”

喬樹軍的話,象是開玩笑,又象是真的,意思還是清楚的:不能問。

喬樹軍道:“我們伍家,第一代不說了,第二代主要是在軍界發展,當初外公也是想讓我一個舅舅從政的,大舅舅和二舅舅都不肯。”

“為什麼?”

“還能為什麼?因為他們太熱愛軍隊了。máo主席說過:‘要準備打仗’,所以,我舅舅他們一輩子都在準備打仗。我爸爸也是百萬大裁軍時,外公bī著他脫掉了軍裝。”

“軍人情結啊。難怪你媽媽說,可惜我沒當過兵。”

胡晨陽又想起那天在喬光榮辦公室的情景,想起那個“我會養豬”的笑話,臉上不禁浮出笑容。

“笑什麼?”喬樹軍嗔怪道,“又想到了什麼好笑的?說來聽聽。”

胡晨陽道:“我還真想起一件事。”

“什麼事啊?”

胡晨陽回過向身來,指著戶外公園的中心地帶,道:“那個地方,原來有幾排房子,對吧?”

“我知道,‘專員樓’。”

胡晨陽道:“聽說,專員樓被拆掉時,許多老幹部想不通,不肯搬走,有的還告到省裏,汪書記硬是頂著壓力,把這事做成了。現在,這麼美麗的風景不再隻屬於那些副地級老幹部,而屬於每一個普通市民。”

喬樹軍也有所觸動,先看看四周,早已不見了劉部長一行人,這才道:“當年的汪書記,確實很有魄力。隻是,這二年,好象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