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魂歸故裏(1 / 2)

雍州腹地山脈連綿,瑤山一枝獨秀,風景秀麗非常,永寧王府龍虎盤踞於山間,千門萬戶,富麗堂皇,山下天墉古城,地靈人傑,太平一方。

作為梁國碩果僅存沒有被削藩的世襲王爺,坐擁西南三洲,手腕通天,當之無愧的一方霸主,除了皇帝的寶座,可謂是擁有了一切。

永寧王遠離廟堂,對家國大事冷漠至極,曾有列強入侵梁國,都快殺到王都腳下,梁王急詔數封,永寧王未曾出兵。

為臣者,有可為,有可不為,國難當頭,無論是以臣子的身份,還是以梁王兄長的身份,都不該見死不救,永寧王拒不出兵的行徑,完全可以解讀為,這是意圖謀反。

廟堂之上從不缺居心叵測者,早已將西南三洲列為國中之國,吳庸便是梁國的二皇帝。

這是打算將二字去掉,當一當梁國真正的主宰?

這一等就是十年,永寧王沒有起兵造反,梁王也沒有降下罪責,就好像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一樣,風平浪靜,互不相犯。

手足血親,骨肉相連,卻貌合神離,必然有著天大的因果。

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知情者不在少數,十年間,這些知情者,或是未知死亡,或是莫名失蹤,都難有善終,極少數幸存的,也就保持緘默,時間久了,真相也就不再重要。

……

四月伊始的瑤山,美得不可方物,吸引了大量的遊客。

作為永寧王府的後花園,該是閑人勿進的地方,卻向世人開放,這要歸功於永寧王妃。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如此美景,不被世人欣賞,著實太過可惜。

永寧王記下了這話,即便她已逝去多年。

從天墉城北門出發,步行兩三裏地,瑤山的美景漸漸呈現在世人眼前,沿著石階往上,約八百餘步,能見到一顆參天巨樹,世間僅此一棵。

它生長於瑤山,瑤樹便成了它的樹名,相傳是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從仙界意外跌落凡塵的七彩種子長成。

時間可追溯到八百年前,乍聽之下挺玄乎,隻可惜瑤樹並沒什麼特異出處,至少在這八百年間,從未有其他的傳說流出。

若硬要說它有什麼特別之處,隻能說它特別大,大到不可思議,需要二十幾個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將大樹合圍起來,並且還在持續生長中,世間獨一無二。

瑤樹枝葉茂盛,四季常青,粗糙幹裂的樹皮,樸實無華,掌狀五裂型的葉子,和楓葉有些相似,樹枝異常粗壯,離地極高,一般人就別指望能爬上去坐坐了。

瑤樹旁有著一塊橢圓形巨石,半截埋入地底,露出地表的部分,仍有三米多高,頂部被利器削去一塊,露出一米見方的光滑切麵,巨石側麵刻著瑤山兩個篆體大字,相傳是初代永寧王兒時在此練劍,以強大劍氣刻上去的。

巨石之上一大一小席地而坐,吃著剛從天墉城南街買來的桂花糕,好不愜意。

大的二十出頭小青年,書生摸樣,清秀俊郎,眉宇間少了些銳氣,多了些沉靜,一襲白衣勝雪,飄逸瀟灑,更添了幾分不一樣的風采,還真是人靠衣裝。

青年盤膝而坐,捧著一本生澀難懂的地方誌,他雙眼微眯,全神貫注,猶如一塊磐石,不動如山,這一刻,仿佛時間被定格。

小的約莫十五六歲,有著一張禍國殃民的小臉,年歲尚幼,稍顯稚嫩,恐怕還需要再等幾年,才能禍害眾生,此時的她,眉頭緊鎖,隻因手上那道解不出來的術數題。

總共有100級台階,小翠每步隻能登1級台階或登2級台階,共有多少種不同的登法?

起初,她還自信滿滿,從小聰慧的她,尤其擅長術數,誰曾想卻在這裏栽了跟頭。

畫圖湊數法,或許也能得出答案,隻需足夠的草稿紙,但這樣太花時間,她嚐試尋找術數題中的規則,才算真正解出這道題,如若不然,愧對自封的術數天才之名。

“認輸吧,我可以教你。”青年勸說道,他甚至都沒有抬頭,就能猜到小姑娘深受打擊的摸樣,無奈、不甘,交織在一起。

“一個時辰還沒到,你急什麼?”小姑娘氣鼓鼓道,盡管毫無頭緒,卻始終沒有放棄,她的字典裏,從不輕言放棄。

“給你一個提示,可以用遞推公式。”青年再次說道。

“不用你提醒,我能解出來。”小姑娘嘴上是拒絕的,大腦卻很誠實,迅速記下遞推公式這四個字,在腦海中尋找有關於這個公式的記憶,最後發現,這個公式書聞所未聞,記憶中根本沒有,給的提示沒有半點作用。

“還有半個時辰,加油!”青年也不說破,抬起頭,衝她笑了笑,隨即又埋頭看書。

“哼!”這是在嘲笑我,她不禁暗道,偷偷瞅了他一眼,又好像不是,她搖了搖頭,不再胡思亂想,繼續攻克這術數題。

大約一周前,他出現在她麵前,沒有什麼萍水相逢,也沒發生什麼誤會,他就大大方方的出現,目的明確,直截了當道:“我在找一些古書,需要你幫忙。”

當時,她沒有被嚇到,隻是楞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