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歲月如梭。
穿上學士服的那一刻,馮天明才意識到,大學四年的生活真的結束了,自己又來到了人生的另一個十字路口。
當車門打開的瞬間,他忍不住停下了腳步,再一次回頭看著身後的校園,依然很美。
夏日驕陽下,身後的那個女孩仍站在原地,未曾離去,淚水仍從她白皙嬌美的臉上滾落著。
他不願,更不忍,在分離的季節,留給她的是自己的背影。
守護著那個背影,一路奔跑遠去,他的心裏是多麼地渴望夏至未至。
“天明,你真的不回家一趟,看看爸媽嗎?”馮天晴望著眼前的弟弟。
“大姐,不敢回,我害怕自己回去了,就再沒有勇氣走出來了!”馮天明緊緊捏著手中被汗水浸濕的火車票,忍住將要落下的淚水,長舒了口氣,仰起了頭望著天空。
湛藍的天空中,一朵逆風漂浮的白雲,宛如一艘小船在茫茫的大海中獨自航行,再大的風浪也擋不住它駛向深海大洋。
……
在暮色將臨的時分,一場未知的新征程已開啟。
長夜漫漫路迢迢,經過二天一夜的火車顛簸,馮天明在青海湖下了車,又坐上了一輛長途汽車。
汽車在穿越一片杳無人煙的沙漠與戈壁後,終於到達了支教地——海西。
回望身後那片荒涼的沙漠,空闊寂寥、黃沙漫漫,沒有任何生機。
他的心情一下跌入低穀,從一開始的豪情萬丈變得心灰意冷。
望著天際那端雲彩,他迷茫而又無措,擔心自己的夢想,是否會像落日餘暉那樣終將逝去?
恍惚間,他心生感慨,自己就要做那片雲彩,遙遠的天邊就是夢想的所在,為了這個夢想,勇敢前行吧,隻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
……
“如今的情況是,整個海西的中學老師異常缺少,教育局曾專門去到東部大學校園招聘,但每次都失望而歸。”
教育局領導感慨著,環顧著麵前的12名支教的年輕人。
“不過現在好了,有國家對西部教育事業的扶持,終於等來了你們,海西的娃娃們有希望了!”
馮天明與另兩個年輕人,被安排到距縣城40公裏之外的養賢中學。
透過塵土飛揚的車窗,當他第一眼看到養賢中學時,他的內心被震撼到了……
養賢中學,已淨水潑道,紅氈鋪地。
斑駁的圍牆上,一條寫有“熱烈歡迎大學生到養賢中學支教”的大紅橫幅,在西部八月滄涼的風中翩翩起舞,顯得格外的耀眼。
校長與老師正在翹首盼望,孩子們列隊在校門口夾道歡迎,眾人臉上洋溢著熱情的微笑。
“辛苦了!歡迎你們!”校長與他們逐一握手。
養賢中學是一所九年一貫製學校,小學和中學都在一起讀。
小學6個教學班,初中3個教學班,共有150名學生,而教師隻有7名,學校實行複式教學模式,其中120名為留守學生,其父母均在外地務工。
當天,三名年輕人,在頂著初入高原的反應,各自站上了那個被寄予希望的講台。
“同學們好,我叫馮天明。”在講台下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注視下,他在黑板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