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偏食馬上就開始,我要工作了,你們自己玩一會兒吧。”

他打開屋頂的槽形觀察窗,調整好高速攝像機,加上濾光鏡,準備拍照。他是想在月亮掩食的過程中精確測量太陽的參數,看能不能發現什麼異常——經曆過空間的暴縮及暴脹之後,恒星本身會不會有什麼變化?這對天文學家是個全新的課題。兩個孩子很懂事,知道這會兒不能打擾伯伯,便自己躲到一邊,做觀察日食的準備。

不久,日食開始了,一個黑色的弧形逐步自西向東向太陽慢慢推進。芳芳用墨鏡安靜地觀看,剛剛則用望遠鏡在紙上投射出一個缺了半邊的太陽。這次日食從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到複圓預計有近五分鍾。現在快要進入食甚階段,黑色的月盤遮蔽了大半個太陽,陽光已經減弱大半,可以看見太陽周圍的日冕,斯可裏聽見芳芳輕聲喊:

“伯伯,伯伯。”斯可裏正忙,警告地對她搖搖手指,不讓她這會兒打擾。芳芳略略猶豫,反而提高了聲音:

“伯伯,你來看,月亮上為什麼有一個奇怪的洞洞?剛剛哥也看見了。”

洞洞?斯可裏有點啼笑皆非。月亮上隻有環形山,沒有洞洞。就是月亮上有洞洞,也不可能在36萬千米之外用肉眼看見吧。但看著兩個孩子期待的眼神,斯可裏隻好暫時放下儀器,按照芳芳指的方向看了一眼。他立即愣了,黑色的月盤上果然有一個明亮的光點,不,還是芳芳說的更準確,那應該是一個貫穿月球的長洞,它能透過月球之後的陽光,所以顯示為光點。他認真觀看著,現在,隨著黑色月盤的推進,太陽變得更暗了,而那個光點也更明亮了。然後光點開始變暗,但直到日食結束前它一直隱約可見。

太陽複圓後,光點看不到了。斯可裏立即調出剛才拍攝的圖像,沒錯,在月盤差不多中心處,即汽海之下,確實有一個明亮的光洞。從月盤相對太陽移動時“光洞”的光度變化可以看出,這個孔洞的方向大致沿地球到月亮的徑向,也就是說,大致垂直於人們經常看到的月盤麵(即月亮永遠對著地球的那個盤麵)。斯可裏的腦海中滑過一個想法:從方位估計,孔洞的另一端也許就在月球背麵的中心,正好穿過嵌著泡利、康不名等三人遺體的那個“大碗”。

“月亮上有一個貫穿的空洞”,這事雖然匪夷所思,但斯可裏還是輕易接受了它,原因很簡單——諾亞號曾在大角星上穿出同樣的空洞,甚至造成了大角星的崩塌。好在月球不是氣態的大角星,甚至不是有沸騰岩漿的地球。月球從結構上說分為月殼、月幔和月核,其中月核是1000開氏度的軟流圈,即使有孔洞穿過也不會造成爆發。

這個孔洞最大可能是蟲洞式飛船的穿越所造成。問題是,孔洞是哪艘飛船造成的?什麼時候?應該不會是最近,因為災變以來,地球已經48年沒有起飛過蟲洞式飛船。但如果說月亮上有一個孔洞而人類在48年內沒有發現,那也說不通。盡管此前是災變時代,但至少在樂之友這兒有一個不滅的智慧火堆,一直保持著對星空的觀察。

“日偏食馬上就開始,我要工作了,你們自己玩一會兒吧。”

他打開屋頂的槽形觀察窗,調整好高速攝像機,加上濾光鏡,準備拍照。他是想在月亮掩食的過程中精確測量太陽的參數,看能不能發現什麼異常——經曆過空間的暴縮及暴脹之後,恒星本身會不會有什麼變化?這對天文學家是個全新的課題。兩個孩子很懂事,知道這會兒不能打擾伯伯,便自己躲到一邊,做觀察日食的準備。

不久,日食開始了,一個黑色的弧形逐步自西向東向太陽慢慢推進。芳芳用墨鏡安靜地觀看,剛剛則用望遠鏡在紙上投射出一個缺了半邊的太陽。這次日食從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到複圓預計有近五分鍾。現在快要進入食甚階段,黑色的月盤遮蔽了大半個太陽,陽光已經減弱大半,可以看見太陽周圍的日冕,斯可裏聽見芳芳輕聲喊:

“伯伯,伯伯。”斯可裏正忙,警告地對她搖搖手指,不讓她這會兒打擾。芳芳略略猶豫,反而提高了聲音:

“伯伯,你來看,月亮上為什麼有一個奇怪的洞洞?剛剛哥也看見了。”

洞洞?斯可裏有點啼笑皆非。月亮上隻有環形山,沒有洞洞。就是月亮上有洞洞,也不可能在36萬千米之外用肉眼看見吧。但看著兩個孩子期待的眼神,斯可裏隻好暫時放下儀器,按照芳芳指的方向看了一眼。他立即愣了,黑色的月盤上果然有一個明亮的光點,不,還是芳芳說的更準確,那應該是一個貫穿月球的長洞,它能透過月球之後的陽光,所以顯示為光點。他認真觀看著,現在,隨著黑色月盤的推進,太陽變得更暗了,而那個光點也更明亮了。然後光點開始變暗,但直到日食結束前它一直隱約可見。

太陽複圓後,光點看不到了。斯可裏立即調出剛才拍攝的圖像,沒錯,在月盤差不多中心處,即汽海之下,確實有一個明亮的光洞。從月盤相對太陽移動時“光洞”的光度變化可以看出,這個孔洞的方向大致沿地球到月亮的徑向,也就是說,大致垂直於人們經常看到的月盤麵(即月亮永遠對著地球的那個盤麵)。斯可裏的腦海中滑過一個想法:從方位估計,孔洞的另一端也許就在月球背麵的中心,正好穿過嵌著泡利、康不名等三人遺體的那個“大碗”。

“月亮上有一個貫穿的空洞”,這事雖然匪夷所思,但斯可裏還是輕易接受了它,原因很簡單——諾亞號曾在大角星上穿出同樣的空洞,甚至造成了大角星的崩塌。好在月球不是氣態的大角星,甚至不是有沸騰岩漿的地球。月球從結構上說分為月殼、月幔和月核,其中月核是1000開氏度的軟流圈,即使有孔洞穿過也不會造成爆發。

這個孔洞最大可能是蟲洞式飛船的穿越所造成。問題是,孔洞是哪艘飛船造成的?什麼時候?應該不會是最近,因為災變以來,地球已經48年沒有起飛過蟲洞式飛船。但如果說月亮上有一個孔洞而人類在48年內沒有發現,那也說不通。盡管此前是災變時代,但至少在樂之友這兒有一個不滅的智慧火堆,一直保持著對星空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