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你自己住的房子總該買吧?你這麼有錢為什麼還要租呢?”朋友有些不解地問。
“如果我買房子居住,就會把自己固定下來,那樣就會有一種安逸穩定的感覺,人在本性上都是驅穩避變的,人們常說安居樂業,而我現在做的快餐是流動的事業,更重要的是我現在還在創業階段,所以我不能讓自己有任何一點‘安’、‘樂’的感覺,不能讓自己停下來,要讓自己不停地流動,‘流’居創業。”
“那麼,你用的車總該買吧?你每天那麼忙,外出談事,打車多不方便!”朋友不服氣地說。
“車的價值就在於行駛、流動,如果我買車,我不可能每天24小時用車,我不用的時候,車就會停在停車場,而我卻要為它付錢。以本來可以流動的錢,去換靜止的車,那樣我不是傻瓜嗎?”
“那麼,你每天辛苦忙碌,賺的錢不買房子也不買車,一點固定資產也沒有,你與別人談判合作,人家怎麼相信你?”
“的確,在我的賬本上,幾乎沒有什麼固定資產,但是許多人都來找我合作,和我搞連瑣,你知道為什麼嗎?”說到這,他停下來,拿出一張自己的名片,指著名片上麵公司的名字,說:“的確,我沒有高樓大廈,沒有汽車工廠,但是,我保證,隻這兩個字,如果我想出售,就可以立刻買到高樓大廈,就可以立刻引來無數人與我洽談。我這10年,別的東西都流來流去,惟有這兩個字固定下來。這,就是我最大的固定資產──品牌。”
經營自己
那天,去海事大學國際商務學院聽教授講課,他說人生其實就是一部經濟學,因為人生是有限的,不能彩排,所以需要經營。隻這一句話,我就覺得今天沒有白來。現在回過頭來看自己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其實也在經營自己,隻不過沒有意識到罷了!
很多人知道我,是因為我的作品,我現在為全國200多個報紙、雜誌撰稿,平均每天都有作品發表。其實,我與寫作,原本沒有什麼聯係,我是學理科的,大學裏讀的是化學專業。以前我從來沒想過要當一個作家什麼的,我覺得那不過是寫寫字沒什麼了不起,我的理想是當一名工程師,研究創造新產品。可是大學畢業我卻被分到學校做教師。教師這個工作挺安穩的,受尊敬,也挺清閑的。但是我總覺得自己年紀輕輕,太安逸了並不好,於是,我就開始嚐試寫作。我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用在讀書寫作上,為單位寫通訊,堅持下來,慢慢就有了影響,後來就調到報社做記者。
到報社工作以後,接觸的人多了,見的事也多了,常有一些不同的感受,工作之餘我就把它們寫成散文隨筆。單位同事領導都嘲笑我,因為當時稿費很低,千字20元,不如他們和企業搞關係、拉讚助賺錢快,也不如他們出去喝酒、娛樂痛快。但是我一直堅持下來,我把這當做自己的業餘愛好,沒太當回事,所以沒有壓力,也沒有太多的束縛,輕鬆而放得開,結果慢慢就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而且現在稿費越來越高,每個月稿費收入也是一筆不少的數目,超過薪水的幾倍。於是,我決定回家專職寫作。每天自己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列出寫作計劃,定期與各報紙雜誌編輯聯係,認真經營自己和自己的作品。同時,我也嚐試進入網絡世界,建立了自己的網站,
成功的人生在於學會經營自己。經營自己,就是要以最小的付出獲得最大的人生目標。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是要最大限度的總結自己過去。人可以犯錯誤,甚至在年輕的時候要盡可能多的犯錯誤,每個人都是從錯誤中吸取更多的養分,在錯誤在長大,但切記要經常總結過去,不要重複錯誤,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痛。其次,需要為自己設計兩條人生軌道,一條做主線,一條做輔線。把你現在正在從事的職業做為主線,利用業餘時間再發展一個新項目,做輔線,這樣,當主線衰退的時候,還有輔線來支撐。人生總是波浪起伏的,沒有任何職業可以做永久,也沒有任何事業可以永遠上升。所以你經提前做準備,提前進入,進入越早,成本越小,因為時間本身就是一項最大的成本。所以我現在在寫作的同時也觸網,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因為我不能保證自己會寫一輩子,所以,我把現在的業餘時間留給網站。
饑 餓
朋友幾年前南下深圳,幾經拚搏,後來創立了自己的企業,現在是身價幾百萬的老板。前不久他來濱城,請我和幾位好友吃飯。一頓很普通的宴請,卻讓我學到了一個很深的人生哲理。
那天,他選的是一家新開業的大酒店,點菜的時候,他先不看菜譜,而是問服務員:都有什麼特色菜?服務員推薦了兩個特色菜,他聽了,又問菜的配料、做法,然後拿起桌上的菜譜, 見到不熟悉的菜名,就問服務員,這樣子花了十幾分鍾才點好菜。然後又開始點酒,服務員先是介紹了幾種常見的酒,他聽了一一搖頭,問有沒有新品種的酒?服務員就說新進一種無糖啤酒,他說好,就要這個。
服務員小姐走了,我看著她的背影,笑著說:“你如果再這麼點下去,她可能要不耐煩了!”
“不會的,我們花錢來這裏,她就應該為我們服務。我們也要利用這個機會,多嚐試一些新產品,多學習一些新知識。學習就象吃飯,要每天隨時隨地的學,你看我現在不就了解酒店為什麼設特色菜、特色菜的配料和做工,還有無糖啤酒的知識了嗎?”
我看著他:“你可真行,不過是吃頓飯,也不浪費這點時間。”
朋友看著我,問:“你知道世界上什麼樣的人容易成為老板嗎?據統計,世界上70%的老板出自於財務和銷售部門,剩下的是管理、法律等部門。什麼人可以做老板,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固定的標準,但是有一條,那就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會常常感到心理饑餓,總是不放棄任何一個可以學習的機會,總是隨時隨地給自己的大腦以知識的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