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28歲
1月,首次在台灣《聯合報》發表長文《石頭的詩篇》。初春,日語能力考試勉強通過三級。經相關老師推薦順利考上兩所大學:東京的慶應大學東洋研究科和奈良的天理大學。前者為碩士課程的預備期,後者為重新進入本科學習日語。正為何去何從猶豫不決時,在關西任教的一位大學教授的“奈良是日本曆史文化的發祥地,作為外國詩人應該首先在這塊土地上體驗日本文化”這句話讓我徹底放棄東京。3月中旬,從東京搬往奈良。4月初,進入天理大學日語學科,在大學配發的資料裏,無意中對創立於江戶末期的天理教教祖、農民出身的中山美伎產生好奇,借閱很多有關她的繁體字傳記、評傳以及《天理教教典》,對該教宣揚的“仁慈、感恩、愛人、自省”等教義所心動。在神殿觀看過幾場邊歌邊舞的祭拜盛典後,遂產生想寫一首長詩的衝動。4月底開始創作600多行的敘事長詩《天理之神》,5月中旬完稿。入住校園內的北寮(男生宿舍),該宿舍毗鄰因藏書豐富聞名海內外的天理大學附屬圖書館,為我日後閱讀大量的漢語書籍和雜誌創造了條件。常常在不感興趣的課堂上溜號寫詩。通過文化實習課,對奈良境內的很多古寺、古墳和古建築產生濃厚興趣。在《詩刊》《散文選刊》《華人春秋》等國內外雜誌發表詩作。
1994年,29歲
1月18日,回國參加由《詩刊》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聯合舉辦的首屆“保險杯”詩歌獎頒獎儀式,生平第一次走進人民大會堂。在北京逗留期間,與獲獎詩人馮傑一起去拜訪為我們頒獎的詩人臧克家。5月,獲《紀念章》全國詩歌大獎賽三等獎。8月,長詩《天理之神》手稿得到來自台灣大學交換教授的讚賞,經他介紹在台灣出版。12月,詩集《北京東京詩篇》被天理大學的新加坡留學生黃薇薇(在本校任教的美國人教授Eynon Matthew博士審閱)譯成英語,以中英文對照的形式在倫敦注冊的英國劍橋華人世界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是年,開始義務在大阪的一家中文報紙編副刊,開設“亞洲詩壇”專欄,發表大量大陸、台灣和旅日華人的漢語作品。初次觀看日本古典“能樂”和“文樂”樂舞,為日本傳統的宮廷音樂“雅樂”傾倒一時。在《詩刊》 、《星星詩刊》、《神州學人》(中國留學生月刊)、《中央日報》(台灣)等國內雜誌發表詩作。
1995年,30歲
1月,長詩《天理之神》在台灣再版。初春,由天理大學出資、恩師植穀元教授主持的《北京東京詩篇》出版紀念宴會在天理市內的一家高級中國飯店舉行,宴會上結識了不少關西地區的大學教授和地方的財界名流,其中天理大學英美學科的小林孝信教授(莎士比亞專家)在宴會上希望我能在他的課堂上談談自己的詩歌寫作。為這堂課,小林教授把穀川俊太郎的初期作品和我的幾首英語詩印刷在發給學生的資料上。下課後,帶著兩張雙麵印刷的A3資料回到宿舍,借著從國內帶來的《日漢大辭典》試譯了穀川俊太郎的幾首詩,意外而驚喜!翌日,到小林教授的研究室谘詢穀川俊太郎是怎樣一位詩人時才知道自己的無知。小林教授一邊強烈建議我寄一冊自己的詩集給穀川,一邊隨手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最新版的《文藝年鑒》,打開印有穀川地址的那一頁,讓我抄下他的地址。寄走詩集後不到一周,收到穀川俊太郎寄來的明信片和裝有5本詩集的小郵包。開始大量翻譯穀川的詩歌是在考研結束之後。是年秋天,考入國立大阪外國語大學碩士課程(現在的大阪大學外語係)。5月,獲《詩刊》舉辦的全國朗誦詩歌獎。在新加坡《五月詩刊》 (新加坡)、《中國詩壇》、《詩歌報月刊》、《中央日報》 (台灣)、《香港文學》等雜誌發表詩作。
1993年,28歲
1月,首次在台灣《聯合報》發表長文《石頭的詩篇》。初春,日語能力考試勉強通過三級。經相關老師推薦順利考上兩所大學:東京的慶應大學東洋研究科和奈良的天理大學。前者為碩士課程的預備期,後者為重新進入本科學習日語。正為何去何從猶豫不決時,在關西任教的一位大學教授的“奈良是日本曆史文化的發祥地,作為外國詩人應該首先在這塊土地上體驗日本文化”這句話讓我徹底放棄東京。3月中旬,從東京搬往奈良。4月初,進入天理大學日語學科,在大學配發的資料裏,無意中對創立於江戶末期的天理教教祖、農民出身的中山美伎產生好奇,借閱很多有關她的繁體字傳記、評傳以及《天理教教典》,對該教宣揚的“仁慈、感恩、愛人、自省”等教義所心動。在神殿觀看過幾場邊歌邊舞的祭拜盛典後,遂產生想寫一首長詩的衝動。4月底開始創作600多行的敘事長詩《天理之神》,5月中旬完稿。入住校園內的北寮(男生宿舍),該宿舍毗鄰因藏書豐富聞名海內外的天理大學附屬圖書館,為我日後閱讀大量的漢語書籍和雜誌創造了條件。常常在不感興趣的課堂上溜號寫詩。通過文化實習課,對奈良境內的很多古寺、古墳和古建築產生濃厚興趣。在《詩刊》《散文選刊》《華人春秋》等國內外雜誌發表詩作。
1994年,29歲
1月18日,回國參加由《詩刊》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聯合舉辦的首屆“保險杯”詩歌獎頒獎儀式,生平第一次走進人民大會堂。在北京逗留期間,與獲獎詩人馮傑一起去拜訪為我們頒獎的詩人臧克家。5月,獲《紀念章》全國詩歌大獎賽三等獎。8月,長詩《天理之神》手稿得到來自台灣大學交換教授的讚賞,經他介紹在台灣出版。12月,詩集《北京東京詩篇》被天理大學的新加坡留學生黃薇薇(在本校任教的美國人教授Eynon Matthew博士審閱)譯成英語,以中英文對照的形式在倫敦注冊的英國劍橋華人世界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是年,開始義務在大阪的一家中文報紙編副刊,開設“亞洲詩壇”專欄,發表大量大陸、台灣和旅日華人的漢語作品。初次觀看日本古典“能樂”和“文樂”樂舞,為日本傳統的宮廷音樂“雅樂”傾倒一時。在《詩刊》 、《星星詩刊》、《神州學人》(中國留學生月刊)、《中央日報》(台灣)等國內雜誌發表詩作。
1995年,30歲
1月,長詩《天理之神》在台灣再版。初春,由天理大學出資、恩師植穀元教授主持的《北京東京詩篇》出版紀念宴會在天理市內的一家高級中國飯店舉行,宴會上結識了不少關西地區的大學教授和地方的財界名流,其中天理大學英美學科的小林孝信教授(莎士比亞專家)在宴會上希望我能在他的課堂上談談自己的詩歌寫作。為這堂課,小林教授把穀川俊太郎的初期作品和我的幾首英語詩印刷在發給學生的資料上。下課後,帶著兩張雙麵印刷的A3資料回到宿舍,借著從國內帶來的《日漢大辭典》試譯了穀川俊太郎的幾首詩,意外而驚喜!翌日,到小林教授的研究室谘詢穀川俊太郎是怎樣一位詩人時才知道自己的無知。小林教授一邊強烈建議我寄一冊自己的詩集給穀川,一邊隨手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最新版的《文藝年鑒》,打開印有穀川地址的那一頁,讓我抄下他的地址。寄走詩集後不到一周,收到穀川俊太郎寄來的明信片和裝有5本詩集的小郵包。開始大量翻譯穀川的詩歌是在考研結束之後。是年秋天,考入國立大阪外國語大學碩士課程(現在的大阪大學外語係)。5月,獲《詩刊》舉辦的全國朗誦詩歌獎。在新加坡《五月詩刊》 (新加坡)、《中國詩壇》、《詩歌報月刊》、《中央日報》 (台灣)、《香港文學》等雜誌發表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