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 如何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實踐中牢記黨的根本宗旨(1 / 3)

從根本上講,執政為民、以人為本與黨的根本宗旨完全是一致的。執政為民、以人為本,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馬克思曾經指 出:未來新社會是“以每個人的全麵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這就明確回答了人在社會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直截了當 地表明了以人為本的思想。人是社會發展的主體和核心。人不僅是社 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更是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在社會發展的諸要素中,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是主導性、主動性的因素,在社會發展中扮演著發動者、組織者、承擔者和 受益者的角色,是社會發展中活的因素。從整體上講,三者的精神實 質和主要內涵是一致的。堅持以人為本同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以及實現以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作為根本出發點的現代化建設目標是一脈相承的。科學發 展觀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麵發展,與馬克思主義的人本思想、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要求是完全一致的。麵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我們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時刻不忘以人為本。我們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都要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導向,堅持執政為民,以實現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麵發展為目的,通過經濟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也就是我們要始終堅持做到執政為民。

二、實踐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核心執政理念的理論基礎和現實意義

實踐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核心執政理念是由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進性本質特征所決定的。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先進性是中國共產 黨的本質特征,黨的性質決定了我們黨和黨員必須要做到立黨為公、 執政為民。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為中國工人階級的政 黨:始終堅持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為保持先進性奠定了堅實的階 級基礎。中國共產黨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工人階級自身解放的過程,也是其他勞動者階級解放的過程,是全人類解放的 過程。工人階級隻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後解放自己。這就決定了工人階級所代表的社會利益必定是全體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決定了作 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共產黨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客觀必然性。 堅 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還是由我們黨的宗旨決定的。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始終把體現人民群眾的意誌和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始終把依靠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共產黨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堅信群 眾是真正英雄的曆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同時,立黨為公、執政為 民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優勢所在。我們黨是在與人民群眾密切聯係、 共同戰鬥中誕生、發展、壯大、成熟起來的。黨離不開人民,人民也離 不開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黨領導人民曆經艱苦卓絕的鬥爭, 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領導人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的經濟、 政治、文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 提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綜合國力大大增強,人民群眾的物 質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正如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所總結的,“人 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這是半個多 世紀以來我們黨執政的主要經驗之一 。

從根本上講,執政為民、以人為本與黨的根本宗旨完全是一致的。執政為民、以人為本,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馬克思曾經指 出:未來新社會是“以每個人的全麵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這就明確回答了人在社會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直截了當 地表明了以人為本的思想。人是社會發展的主體和核心。人不僅是社 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更是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在社會發展的諸要素中,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是主導性、主動性的因素,在社會發展中扮演著發動者、組織者、承擔者和 受益者的角色,是社會發展中活的因素。從整體上講,三者的精神實 質和主要內涵是一致的。堅持以人為本同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以及實現以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作為根本出發點的現代化建設目標是一脈相承的。科學發 展觀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麵發展,與馬克思主義的人本思想、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要求是完全一致的。麵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我們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時刻不忘以人為本。我們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都要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導向,堅持執政為民,以實現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麵發展為目的,通過經濟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也就是我們要始終堅持做到執政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