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 從世界政黨比較的角度看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建設(1 / 3)

政黨與政權密不可分。政黨隻有掌握了政權才能實現其政治綱領。掌握政權是政黨的主要目標。任何政黨都努力取得國家政權或參與對國家權力的控製,以實施其綱領和政策,對國家和社會產生影響。

政黨需建立相應組織。為了發揮階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的作用,任何政黨都必須建立自己的組織,穩定組織是現代政黨的根本特征之一,也是現代政黨的力量之所在。

政黨政治“通常指一個國家通過政黨行使國家政權的形式”。其核心是“政黨爭取成為執政黨,然後通過領導和掌握國家政權來貫徹實現黨的政綱和政策,使自己所代表的階級或階層、集團的意誌變為國家意誌”。政黨政治是當今國際政治領域中普遍存在的一種政治現象。據統計,目前,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除了2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外,其餘均實行政黨政治,其中實行多黨製的國家有160多個。代表著不同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的各類政黨,作為各國社會中最為活躍的政治載體,通過執政、參政和組織各種社會運動等方式,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對其國家的政局、內外政策和社會發展方向等有著重要乃至決定性影響,是各國政治生活中長期起作用的政治力量。

從政治形式上看,作為政黨政治,它有著共同的特征:比如都存在政黨;政黨都十分關注國家事務與政治生活,提出治理國家的主張、綱領和政策;都參與政治活動,有的執掌了國家政權,對國家發揮了領導的作用或影響;政黨成為國家政權和政治社會生活的中心力量;國家權力已由封建社會君主一人獨占變成政黨(主要是執政黨)掌握,不是君主說了算,而是政黨說了算。

(二)世界政黨政治現狀分析

政黨數量急劇增加,世界範圍內政黨政治異常活躍。政黨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曆史階段階級鬥爭的產物。從17世紀70年代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英國的輝格黨成立起,現代意義上的政黨便登上了曆史舞台,並逐漸成為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政治現象,政黨政治從此便成為國家政治的內核。縱觀政黨的發展史,世界範圍內政黨的建立,迄今大體經曆了四次浪潮:第一次是19世紀70年代至19世紀末。這一時期,德國、法國、意大利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建立起資產階級性質的政黨。第二次浪潮是在20世紀的前40年代。在這一時期除了原有的政黨處於發展、完善和變化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無產階級政黨的自成體係和法西斯政黨的建立和泛濫。與此同時,政黨已出現全球化特征。第三次浪潮是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這一時期在大多數西方國家,尤其是在德、日法西斯戰敗國以及戰爭期間被占領的法國,出現了政黨創建、恢複和重組的高潮。在亞非拉一些新建立的民族獨立國家,也出現了大批民族主義政黨。第四次浪潮發生於冷戰結束後的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從世界政黨曆史發展的角度看,這次世界政黨的發展變化時間急、規模大、涉及麵廣,構成了世界政黨發展史上一次新的高潮。

政黨與政權密不可分。政黨隻有掌握了政權才能實現其政治綱領。掌握政權是政黨的主要目標。任何政黨都努力取得國家政權或參與對國家權力的控製,以實施其綱領和政策,對國家和社會產生影響。

政黨需建立相應組織。為了發揮階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的作用,任何政黨都必須建立自己的組織,穩定組織是現代政黨的根本特征之一,也是現代政黨的力量之所在。

政黨政治“通常指一個國家通過政黨行使國家政權的形式”。其核心是“政黨爭取成為執政黨,然後通過領導和掌握國家政權來貫徹實現黨的政綱和政策,使自己所代表的階級或階層、集團的意誌變為國家意誌”。政黨政治是當今國際政治領域中普遍存在的一種政治現象。據統計,目前,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除了2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外,其餘均實行政黨政治,其中實行多黨製的國家有160多個。代表著不同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的各類政黨,作為各國社會中最為活躍的政治載體,通過執政、參政和組織各種社會運動等方式,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對其國家的政局、內外政策和社會發展方向等有著重要乃至決定性影響,是各國政治生活中長期起作用的政治力量。

從政治形式上看,作為政黨政治,它有著共同的特征:比如都存在政黨;政黨都十分關注國家事務與政治生活,提出治理國家的主張、綱領和政策;都參與政治活動,有的執掌了國家政權,對國家發揮了領導的作用或影響;政黨成為國家政權和政治社會生活的中心力量;國家權力已由封建社會君主一人獨占變成政黨(主要是執政黨)掌握,不是君主說了算,而是政黨說了算。

(二)世界政黨政治現狀分析

政黨數量急劇增加,世界範圍內政黨政治異常活躍。政黨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曆史階段階級鬥爭的產物。從17世紀70年代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英國的輝格黨成立起,現代意義上的政黨便登上了曆史舞台,並逐漸成為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政治現象,政黨政治從此便成為國家政治的內核。縱觀政黨的發展史,世界範圍內政黨的建立,迄今大體經曆了四次浪潮:第一次是19世紀70年代至19世紀末。這一時期,德國、法國、意大利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建立起資產階級性質的政黨。第二次浪潮是在20世紀的前40年代。在這一時期除了原有的政黨處於發展、完善和變化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無產階級政黨的自成體係和法西斯政黨的建立和泛濫。與此同時,政黨已出現全球化特征。第三次浪潮是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這一時期在大多數西方國家,尤其是在德、日法西斯戰敗國以及戰爭期間被占領的法國,出現了政黨創建、恢複和重組的高潮。在亞非拉一些新建立的民族獨立國家,也出現了大批民族主義政黨。第四次浪潮發生於冷戰結束後的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從世界政黨曆史發展的角度看,這次世界政黨的發展變化時間急、規模大、涉及麵廣,構成了世界政黨發展史上一次新的高潮。

在蘇東劇變以後短短幾年內,世界掀起一股多黨製浪潮,各式各色、大小不一的政黨大量湧現。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世界上共有各類政黨5000多個,其中仍有35%是在冷戰結束後建立的。從地區分布來看,這幾年急劇增加的政黨主要集中在非洲大部分地區,前蘇聯和東歐地區以及亞洲和拉美部分地區。目前,全世界政黨數量還在增加,方興未艾。各種新興政黨的產生打破了世界政黨政治原有格局,使當代政黨政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