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戰爭,對中國共產黨來說,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曆史階段。這八年中,中共不但堅持了敵後抗戰,有力地配合了國民黨的正麵戰場,而且真正實現了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全麵抗戰爆發之時,陝北的主力紅軍和南方的紅軍遊擊隊,分別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和新編第四軍,兩軍總人數五萬餘人,全國黨員約4萬人,根據地隻有陝甘寧1處,根據地人口一百餘萬。到抗戰勝利之時,中共領導的武裝力量達到120萬人,全國黨員人數亦達到120萬人,根據地增加到19塊,根據地人口達1個億。

在抗戰前的十年內戰時期,國共兩黨雖然進行了近十年的戰爭,但雙方力量的對比甚為懸殊,國強共弱的態勢十分明顯。經過八年抗戰,中共從原來狹小的活動地域走向中國政治舞台的中央,盡管國民黨軍隊的數量、統治區的麵積人口仍大大超過中共,但中共的實力與影響力已與當初不可同日而語,真正成為可與國民黨比肩的大黨,中國的政治地圖亦由此而改寫。

抗戰八年中共何以越抗越大,其中原因究竟在哪裏?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的今天,這恐怕仍是許多人關注的話題。這些年來,抗戰史的研究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相關著述可謂林林總總,數不勝數。但這些著述,或是抗日戰爭史的宏觀述說,或是某些具體事件的微觀探討,而對於抗戰八年中共何以壯大似乎未見有專門的研究。我們幾位都在中央黨校從事中共黨史的教學,覺得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於是草寫了這部小冊子,試圖從不同側麵就此做點簡單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