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休息用飯之後就和關羽張飛到太守府辭別孔融,先是客套了幾句。麵對憂心忡忡的孔融,劉備還是沒忍住問道,“文舉兄啊,備久聞文舉兄在北海大興文教,薦舉賢良,麾下是人才濟濟。”
孔融憂心之色稍緩,“不敢不敢,融隻是把諸多賢才請到幕府之中,每日詢問他們如何治理好北海,才能上報皇恩,下保黎庶。像王子法、劉孔慈諸人,融每日請教,可是獲益良多呀!”
劉備接著恭維道,“不錯,王子法、劉孔慈二位先生的名聲,備也是早有耳聞呐!”
孔融暗道不好,這劉玄德不會是想從我手裏把這兩位經天緯地的大才給挖走吧?想到這裏孔融心裏暗暗叫苦不迭。
“備一介武夫,手下人才寥寥,想讓文舉兄借我幾個人才打理軍務……”,劉備有些靦腆,他也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會這樣。
這句話一出,孔融頓時語塞,麵色僵硬。劉玄德你也是真敢說呀!可是孔融實在不知道該怎麼拒絕,他最要麵子。先不說自己請求人家劉備幫忙的事兒,剛剛還說自己麾下人才濟濟,轉過頭就拒絕,這…這…這這。
“備聽聞文舉兄麾下的劉義遜先生是位清俊之士,不知文舉兄可願將其借與劉備。”這句話告訴我們,人最根本的劣根性是不會變的,劉備和借字,真是有不解之緣啊!
這句話像是一股甘泉讓孔融渾身上上下下,舒坦不已。嗨,不是王子法和劉孔慈啊,那就好、那就好。劉義遜倒確實是在青州一帶頗有名望,卻也不過是吟風弄月之士,無甚大用,給就給了。這樣一想,連對他們私下去見劉備的不滿也消散了不少。
眼見孔融不開口,劉備以為孔融不太情願,急切道,“或者左承祖先生也是可以的,這二人中的任何一人備都願意以糧草千石換之。啊,不不不,算我借的,借的。”劉備補充說,說完又在心裏肉疼,這會可算是下了血本了。
劉備是這麼想的,就算暫時得不到劉義遜,先把他的好朋友左承祖攥在手裏,日後隻要對他噓寒問暖,嗬護有加,還怕他不把自己的好朋友給拽過來嗎?劉備暗暗為自己的機智喝彩。
孔融一聽大喜過望,不是為糧草,而是為了左承祖。自孔融把這個家夥請到幕府中以來,他是三天一犯別扭,五日一鬧矛盾,每個月都要向他吹胡子瞪眼。每回見了他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一點禮數也沒有。孔融早就受不了左承祖了,要不是看他在青州薄有名望,真恨不得把他趕走,甚至殺掉。這些年孔融在左承祖身上受的氣比他這一輩子都多,一直在呼喊老天爺能夠救他一救。
劉備啊,劉玄德啊,仁義呀!
孔融生怕劉備反悔,握著劉備的手,淚都要流下來,“玄德,什麼都不用說了,你我兄弟二人的感情還用得著說“借”字?什麼糧草不糧草的,你需要就拿去,劉義遜和左承祖我都給你,送。”孔融最後一個字咬的很重,一副暴發戶的氣概。
劉備一怔,心裏忐忑不安,怎麼覺得哪裏不對?
這下換孔融著急了,見劉備不說話,孔融焦灼不定,“這樣吧,玄德,我看你遠來辛苦,何況又要到徐州去救援,我再給你糧草5000石,怎麼樣?包括劉義遜和左承祖,一會兒一起送到你的大營。玄德啊,你放心拿著,不夠我還能再湊出來點!”生怕劉備挑挑揀揀,孔融還特地強調了“一起”二字,說明這些東西拆開了可不單賣。
就像後世某些超市中,要買西瓜必須要配上一個勺子,勺子的價格往高了走,和西瓜比也是不落下風,而且不單賣。這叫捆綁銷售,你自己有勺子也不行。服務員振振有詞,向劉義遜解釋說我們這是一套,一套你懂嗎?就像我,一個活生生的人,你能把我的胳膊砍掉嗎?劉義遜當時就想,我能把你的胳膊打折。
劉備走的時候心裏還是有點慌,因為情況和他預料的不太一樣,到底是哪裏不對呢?劉備始終沒想清楚,不過沒關係,總算是把劉義遜給弄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