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 番外-蕭家事(2)(2 / 2)

蕭初雪輕聲道:“娘,許是橋鄉候府的淩安人。”

淩學文辭了小吏的官,卻被慕容禎封了個橋鄉候,橋鄉便是京城外的石橋鄉,享受一鄉供奉,雖說是個閑散候爵,倒比旁的候爵還要多得實惠,是個末等候爵。

蔡氏回過神來,當即道:“快請!”

唐氏進了蕭府,先是東瞧瞧、西瞧瞧地審視一番,這座府邸原是蕭眾望夫婦早前置的一座別院,也是三進院子,倒還得體。到了上房,她又看了眼周圍。

蕭初雪奉了茶點,唐氏嚐了一口,誇讚道:“四小姐的茶沏得真香。”

蔡氏賠了個笑臉。

唐氏道:“上回在宮裏,皇後娘娘說要我替蕭家的小姐保媒,我可是一直記著呢,這些日子,我可一直琢磨這事,先過來問問蕭夫人的意思,若是蕭夫人覺著合適,我就去男方說合。”

蕭初雪已經指婚,八月就要出閣,自然不會是她。

蔡氏笑道:“唐安人提的哪家?”

唐氏道:“是我娘家三叔家的嫡長子唐兆平,今年十七歲,人在瓊林書院念書,我三叔是汝州舉人,雖沒有為官,家裏倒頗是殷實,田地莊子、店鋪皆是有的。”

唐氏一早就打聽好了,聽說雖是蕭家的庶女,可當年雲羅入宮,給她們每人一萬兩銀錢置備產業,不比娶小家碧玉差,隻會更好。

蔡氏一聽這情況,立時就失了興趣。

唐氏卻笑道:“蕭夫人,我這堂弟人性子好,書念得好,隻是他親娘過世得早,三叔又娶了續弦,在京城我三叔是另給他置了家業的,要是一成家,往後還住京城……”

蕭初雪不說話,小心地審視著蔡氏。

蔡氏想的是,唐氏與雲羅親厚,萬一到時候唐氏跑到宮裏與雲羅說些什麼,雲羅一個不高興,這好不容易緩和的情感,怕就要泡湯了,答應吧,雖是唐氏的父兄是做官的,可唐氏的父親也隻是知府,她兄長也隻在翰林院任了個八品編撰的小吏,著實算不得什麼好門第。不答應,又恐開罪了雲羅。

蕭初雪似瞧出蔡氏為難,輕聲道:“淩安人,請喝茶。”

現下到了議親年紀的有蕭初真、蕭初疏姐妹倆,蕭初疏略長,自是她先。蕭初真雖說性子刁鑽些,但這相貌在蕭家姐妹就數她和二房周姨娘生的七小姐長得最好,蔡氏還想好好利用蕭初真,尋門好親,也好幫襯自己的兩個兒子,想到蕭初疏,相貌雖差些,但性子好,行事也夠沉穩。

蔡氏道:“這事兒,我得與大將軍商量,隻是沒瞧著人,怕也不好決定。”

唐氏見有戲,當即笑道:“這個好說,過幾日沐休,我帶唐兆平過府拜見,這人長得極好,端方清秀,蕭夫人可著人往瓊林書院打聽汝州唐兆平,一打聽就知道,他在書院裏也是小有名氣的才子呢。”

這邊有人來提親,唐氏與蔡氏寒喧了一陣,因著雲羅的緣故兩家就算熟絡了,要是再結親,往後就是親戚,蔡氏令蔡婆子送唐氏離開,整個府裏都知道有人過府給六小姐、小姐說親的事。

嫡庶有別,八小姐如今滿了六歲,也與蕭初疏、蕭初真一道住在同一座院子裏,各人又各有一個服侍丫頭,蕭初疏早前的乳母嬤嬤在幾年前離開京城時就去了莊子上。

她們聽到信兒,是春姨娘來尋蕭初真。

蕭初真早前還高興,一聽春姨娘說完,就嚷嚷起來:“這麼個人還想說給我不成?我可不應,大姐姐許得江南寧國公府,四姐姐也嫁了安慶候為嫡妻,這麼個小戶人家的出身,就想配我這官家小姐……”她一心想著,自己也要許給公候家、皇親國戚才算體麵,讓她嫁這樣的人,心裏還真不樂意。

春姨娘輕聲道:“這一過門,就是當家作主的嫡妻奶奶,哪裏差了?”

“難道還好了不成?大姐姐嫁的什麼人?二姐姐嫁的又是什麼人?四姐姐又許了什麼人家,這種上不得台麵的,你好意思與我提?”蕭初真一扭頭,不高興了,姐妹們的都是門庭顯赫的人家,當皇後、做候夫人的,憑甚她就要嫁這種小戶人家的少爺。

春姨娘覺得這親事好,以蕭初真的出身,這可是庶女,自來庶女入大戶人家做侍妾,要麼就嫁小戶人家為嫡妻,二者之間,她寧選後者,道:“你能與她們比麼?大小姐、四小姐這都是嫡女。”

“都是蕭家的女兒,我憑甚就比不得她們,你別忘了,我們家還出了個皇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