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罪有應得身先死(1 / 2)

一陣憤恨如烈焰,怒不可遏似火燒。

麵對仍朗天這個手上沾滿鮮血的劊子手,一陣憤恨的烈焰,在少康的心裏,直冒起來。他的眼睛裏,放射出咄咄逼人的光芒。

少康一邊與仍朗天對決,一邊咬牙說道:

“仍朗天,你的末日到了!該給那些屈死的冤魂們伸冤了!”

說完,少康的長劍,突然變得洶湧而翻滾;劍氣咆哮而來,令仍朗天膽戰心寒。仍朗天心想:仍鷹傑的人馬過來了,自己的人馬為何還不來?

香薷的弟弟香武難道有了別的想法?香薷可是他的血肉親情啊!自己可能看錯香武了!應該讓仍昌或者別的武士去搬救兵,才好啊!香武,就是個廢物!

其實,香武的腦筋並沒有那麼複雜,也不是仍朗天想象的廢物!隻是,緊張中的仍朗天,忽視了一個重要的環節:他率三百名武士來昆吾國之時,隻帶了六十匹馬上船;其餘的馬匹,留在了寒澆的過邑城。

為了尋找香薷,他派武士們扮作販馬的商人,賣出幾匹,隻剩下五十多匹馬。

今日去顧莊劫持香薷,他率領的五十名武士,全部騎著馬。除了香武,四十九名武士已被少康和姚朵殺死。

剩下的二百五十名武士,一直待在濟水的船上,準備隨著仍朗天的一聲令下,六船齊發,前往斟鄩。

所以,當香武率領這二百五十名武士前來救援時,沒有馬匹可乘,他們隻能跑著來。

因而,香武領著這些步兵,想及時趕到,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仍昌死了,又沒有援兵相救,仍朗天有一種大難臨頭的感覺。他一邊迎戰少康,一邊想著對策: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所為啊!

好漢不吃眼前虧,活著,才是硬道理。於是,他一邊對劍,一邊對少康道:

“少康,我打不過你,一定會敗在你的手下!但是,我可以放棄大司馬之位,也可以讓我的父親放棄丞相之位。你隻要讓我活著,我會將你迎回有仍國,並將大權交付於你!”

仍朗天嘴上雖然這樣說,心裏卻是這樣想:少康,隻要你放了我,我就會繼續放飛自己;與寒浞聯合起來,怎麼會處理不掉寒國的欽犯?

對於少康而言,為那些屈死的冤魂們伸張正義,比權力和地位更為重要。何況,放了仍朗天,豈不是放虎歸山?

仍朗天已經和寒浞沆瀣一氣;他若活著,自己的複國之路,會難上加難!仍朗天口蜜腹劍,這樣的人,罪該當誅!

於是,少康的眼裏,閃射著無法遏製的怒火。他對仍朗天大聲嗬斥道:

“仍朗天,你罪惡累累!我豈能因為權力和地位,放棄伸張正義?”

“少康,給你機會,你不要;那麼,我就要和你拚到底!”仍朗天惡狠狠地說;他惱羞成怒,長劍瞬間變得凶神惡煞起來。

仍朗天的長劍帶著狠勁,一招比一招凶險。仍朗天在垂死掙紮,少康豈敢怠慢?

於是,少康暗中蓄著“三元凝氣”:元精盈懷,元氣縈身,元神繞體,一同進入他的丹田,注入他的氣海。

少康的意念隨即升起:意氣風發少年郎,提劍盎然走四方。白衣輕舟渡大川,氣行千裏盡八荒。

意使氣行,少康騰躍而起,從空中下劍。那劍勢,就像怒潮翻滾,咆哮著,奔騰著,顛簸著;沸騰一般,揮發出驚人的力量。“海怒潮翻”!

少康的長劍直指仍朗天的頭頂,仍朗天急忙用劍擋上。“當啷”一聲,仍朗天的長劍被打落在地。

當仍朗天正要俯身取劍之際,少康揚起飛腿。那腿勢,猶如雪花漫天卷地滾下來,飛舞著,旋轉著。“雪花漫天”!

少康一腳踢向仍朗天的臉。“撲通”一聲,仍朗天被踢倒在地。

少康上前踏住他的胸脯,又一次出劍,劍勢如雷聲轟鳴,烏雲在燃燒,天空在顫抖,“雷鳴天抖”!

就在少康的長劍直指仍朗天胸口的時候,突然有個聲音在高喊:

“住手!劍下留人!”

大家尋聲一看,原來,仍香武帶著二百五十名武士救援來了。姚朵和景耶、仍淳、仍雲崢頓時愕然,神色有些慌張;六十名侍從很快被包圍。

大戰,一觸即發!

仍朗天一看自己的援兵到了,乘機向少康和解道:

“少康,求你放了我吧!你若放了我,我會領著我的武士們,平平靜靜地離開。你若執意要我的命,一定又是一場惡戰!我的武士們,個個身懷絕技。而且,我的人多;你們這些人,決然不會是他們的對手。”

看著臉色漸漸回暖的仍朗天,少康輕蔑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