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的世界(1 / 3)

街上的人全都是死人。

我見過死人,第一個是我外公。

外公很老,身體一直不好,走的時候我在場,眼見他彌留。他沒有拖太久,並不顯得很痛苦,就像油盡燈枯。最後,他還有點意識,家人讓我和姐姐一起問他,他喜歡誰,姐姐上了大學,文靜,聲音小,外公沒有反應,等到五年級的我大聲問,外公微微點了點頭。後來,我看過一篇文章,說醫學上認為聽覺是最後喪失的功能。

靈堂設在家裏,有人陸續從外地趕來告別,包括他的學生。時值盛夏,家裏還專門找人弄來大冰塊放在客廳裏。外公就躺在客廳,我並不害怕,過一會兒就走過去看看他,趁大人不注意,我會悄悄摸一摸他冰冷的手。外公仍舊高大瘦削,但他並不像他平時的樣子,他的嘴有些合不上,微張著,好像有些酣睡的人——但那種人總是動靜很大,睡得旁若無人,好不自在——外公卻很不自然地一動不動,我知道,他不會再動了。

從那時開始,我明白地感到,死去的人,和他們生前並不像,竟是兩樣的。

那軀殼是個器皿,靈魂就是裏麵盛的東西,生命止息,倒空了美酒的杯子很快會蒙上灰塵。

當時,我想不到這麼深,不過這隱隱約約的認識給了我安慰。雖然我很傷心,但躺在那裏的,並不是真正的外公。

從此,我對死者的認識,就附帶這樣一個圖景:一張靜止的麵孔,麵朝上,被眾人俯視。

所以,那些街上的人,在我的想象中,每一個人都從站立的位置,變成平躺著,從生動的表情——無論喜憂,變成無聲無息的淡漠。

之後的很多年,我在街上走著,會有某個時刻,這個圖景毫無預兆地浮現出來,在幾分鍾裏短暫地占據我的思緒。

有時我不無好奇地想,這些念頭並沒有讓我變得異常,也沒有受太多困擾,不知是什麼讓我依然疾馳在正常的軌道上,那些異樣的思緒就像幽深的隧道,兩頭都是光明。

這樣想,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每個活著的人都會死的念頭。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截止日期。

理論上,我們都知道人會死,但這是理論——就像我們知道宇宙無邊時間無限,但並不去深究——因為一旦要放在客觀現實中,就會無法理解。

一定不止我一個人會思考死亡,這種思考不分年齡,也不分其他任何前提——死亡是平等的,所以思考也是,或早或遲,你總要撞上它。

很多人都說自己怕死,另外有很多人說自己不怕死。我猜兩者都不真正清楚死亡究竟為何物。

前者誇大了死亡,是種有些病態的生存焦慮;後者則隔膜了感受,用了對抗生存焦慮的防禦機製。歸根結底,死亡作為人類終極恐懼的象征,很難視而不見。

其實我也不那麼清楚死亡的本質,但我的思想常常在它身上打轉,細想起來,它對我一直都有很大的吸引力。

街上的人全都是死人。

我見過死人,第一個是我外公。

外公很老,身體一直不好,走的時候我在場,眼見他彌留。他沒有拖太久,並不顯得很痛苦,就像油盡燈枯。最後,他還有點意識,家人讓我和姐姐一起問他,他喜歡誰,姐姐上了大學,文靜,聲音小,外公沒有反應,等到五年級的我大聲問,外公微微點了點頭。後來,我看過一篇文章,說醫學上認為聽覺是最後喪失的功能。

靈堂設在家裏,有人陸續從外地趕來告別,包括他的學生。時值盛夏,家裏還專門找人弄來大冰塊放在客廳裏。外公就躺在客廳,我並不害怕,過一會兒就走過去看看他,趁大人不注意,我會悄悄摸一摸他冰冷的手。外公仍舊高大瘦削,但他並不像他平時的樣子,他的嘴有些合不上,微張著,好像有些酣睡的人——但那種人總是動靜很大,睡得旁若無人,好不自在——外公卻很不自然地一動不動,我知道,他不會再動了。

從那時開始,我明白地感到,死去的人,和他們生前並不像,竟是兩樣的。

那軀殼是個器皿,靈魂就是裏麵盛的東西,生命止息,倒空了美酒的杯子很快會蒙上灰塵。

當時,我想不到這麼深,不過這隱隱約約的認識給了我安慰。雖然我很傷心,但躺在那裏的,並不是真正的外公。

從此,我對死者的認識,就附帶這樣一個圖景:一張靜止的麵孔,麵朝上,被眾人俯視。

所以,那些街上的人,在我的想象中,每一個人都從站立的位置,變成平躺著,從生動的表情——無論喜憂,變成無聲無息的淡漠。

之後的很多年,我在街上走著,會有某個時刻,這個圖景毫無預兆地浮現出來,在幾分鍾裏短暫地占據我的思緒。

有時我不無好奇地想,這些念頭並沒有讓我變得異常,也沒有受太多困擾,不知是什麼讓我依然疾馳在正常的軌道上,那些異樣的思緒就像幽深的隧道,兩頭都是光明。

這樣想,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每個活著的人都會死的念頭。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截止日期。

理論上,我們都知道人會死,但這是理論——就像我們知道宇宙無邊時間無限,但並不去深究——因為一旦要放在客觀現實中,就會無法理解。